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六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道教指供天帝驅使的陽神。道士可用符咒召請以祈驅鬼。《宋史.卷七一.律曆志四》:「以育六甲,六甲,天之使,行風電,筴鬼神。」
護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隨侍於佛教或道教主神旁邊的人,負有守衛的責任。《西遊記》第一六回:「眾人悚懼,纔認得三藏是種神僧,行者是尊護法。」
超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佛教或道教指藉由誦經或作法事,幫助死者脫離三惡道的苦難。《西遊記》第一三回:「多虧長老超度,已消了罪業,上中華富地,長者家去托生。」《儒林外史》第四一回:「又有極大的法船,照依佛家中元地獄赦罪之說,超度這些孤魂升天。」
上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道家將仙人分為九個等級,第一等仙人稱為「上仙」。見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三.道教三洞宗元篇》。
華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教指人舌頭底下的部位。《西遊記》第一九回:「周流腎水入華池,丹田補得溫溫熱。」
女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教門中修道的女道士。《舊唐書.卷六.則天皇后本紀》:「令釋教在道法之上,僧尼處道士女冠前。」唐.元結〈登九嶷第二峰〉詩:「何人居此處,云是魯女冠。」也作「女官」、「女黃冠」。
太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5.道教稱至上至高的神。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六.三洞品格》:「右是太上之道,行此真道,得為太上之真。」
天理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日本神道教的一支。相傳十九世紀時,奈良縣的農村婦女中山美伎被神附身,提倡拜神時唱歌狂舞。信徒眾多,以仁慈愛人、誠心則靈、包治百病為教義。
交梨火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交梨和火棗。道教指神仙所吃的仙果。唐.羅隱〈第五將軍于餘杭天柱宮入道因題寄〉詩:「交梨火棗味何如?聞說苕川已下車。」《二刻拍案驚奇》卷二四:「此交梨火棗也。你吃了下去,不惟免了飢渴,兼可曉得過去之事。」
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界,欲界、色界、無色界,道教認為經過修煉,超過三界,即可居仙聖之鄉;五行,金、木、水、火、土所代表的世間五種相生相剋的原理。「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指超脫俗世,完全不介入凡俗的事情。《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第二六回:「我既超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怎麼又來管你凡間什麼閑爭閑鬧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