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8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通時達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時,撲討凶逆,以寧社稷,以報萬分。謹拜章因驛上還所假左將軍、宜城亭侯印綬。」於是還治成都。拔魏延為都督,鎮漢中。時關羽攻曹公將曹仁,禽于禁於樊。俄而孫權襲殺羽,取荊州。 〔注解〕 (1) 三省:本指以三事省察自己。語出《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此指再三反省。 (2) 荷任:擔負重任。荷,音ㄏㄜˋ。 (3) 忝:音ㄊ|ㄢˇ,辱。自謙自己才能不足以勝任的意思。 (4) 寮:通「僚」,官吏。 (5) 梟:音ㄒ|ㄠ,斬除、消滅。 (6) 寧靖:安定。
胸中無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胸無點墨」之典源,提供參考。 #《新唐書.卷二○一.文藝列傳上.王勃》1>王勃字子安,絳州龍門人。六歲善文辭,九歲得顏師古注《漢書》讀之,作《指瑕》以擿其失。……初,道出鍾陵,九月九日都督大宴滕王閣,宿命其婿作序以夸客,因出紙筆遍請客,莫敢當,至勃,汎然不辭。都督怒,起更衣,遣吏伺其文輒報。一再報,語益奇,乃矍然曰:「天才也!」請遂成文,極歡罷。勃2>屬文,初不精思,先磨墨數升,則酣飲3>,引被覆面臥,及寤,援筆成篇,不易一字,時人謂勃為腹稿。尤喜著書。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宋.吳子良《林下偶談.卷一.飲墨》。 (2) 勃:王勃(西元650∼675),字子安,唐龍門人。...
雙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父母。唐.韓翃〈贈兗州孟都督〉詩:「不見雙親辦豐膳,能留五馬盡佳期。」
敕勒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中國北方的種族之一。為匈奴人的苗裔,隋時共有十餘部,以薛延陀勢力最強。唐時為唐與回紇的聯軍所滅,併入回紇,置瀚海都督府,分設府州,屬關內道。也稱為「鐵敕」。
賀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祝賀、道喜。《三國演義》第四六回:「便是亮亦未與都督賀喜。」《初刻拍案驚奇》卷二○:「昨夜我母子三人,各有異夢,正要到伯父處報知賀喜,豈知伯父先來了。」
棨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官吏出行時,作為前驅的儀杖,戟上有赤黑繒作成的套子。後亦架於宮殿、官署門前,用以表示威嚴。《後漢書.卷三一.杜詩傳》:「世祖召見,賜以棨戟。」唐.王勃〈滕王閣序〉:「都督閻公之雅望,棨戟遙臨。」
滕王閣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文章名。為唐王勃參加洪州都督閻公於滕王閣上盛宴時所作。其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為千古名句。
襲人牙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拾人牙慧」之典源,提供參考。 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文學》殷中軍1>云:「康伯2>未得我牙後慧3>。」 〔注解〕 (1) 殷中軍︰殷浩(西元?∼356),字深源,晉陳郡長平人。識度清遠,好《老》、《易》,負有盛名。初為庾亮記室參軍,後起為建武將軍。朝廷欲平關河,以浩為中軍將軍,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軍事,以平定中原為己任。征姚襄兵敗,廢為庶人。中軍,職官名。古代軍隊多分為中、左、右三軍,或上、中、下三軍。中軍由主帥親自率領,是軍隊的指揮中樞。 (2) 康伯:韓伯,字康伯,晉潁川長社人,生卒年不詳。殷浩甥。好學,善言玄理,清和有思理,留心文藝。 (3) 牙後慧:別人言談...
達權知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時,撲討凶逆,以寧社稷,以報萬分。謹拜章因驛上還所假左將軍、宜城亭侯印綬。」於是還治成都。拔魏延為都督,鎮漢中。時關羽攻曹公將曹仁,禽于禁於樊。俄而孫權襲殺羽,取荊州。 〔注解〕 (1) 三省:本指以三事省察自己。語出《論語.學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此指再三反省。 (2) 荷任:擔負重任。荷,音ㄏㄜˋ。 (3) 忝:音ㄊ|ㄢˇ,辱。自謙自己才能不足以勝任的意思。 (4) 寮:通「僚」,官吏。 (5) 梟:音ㄒ|ㄠ,斬除、消滅。 (6) 寧靖:安定。
齠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兒童換牙的年齡,指幼年。北周.庾信〈周上柱國宿國公河州都督普屯威神道碑銘〉:「結髮嶷然,齠年成德。」也作「齠齔」。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