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斜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詞:
平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
轉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轉向推進。如:「這條山路太,我們從旁邊小路轉進。」
偶蹄目動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柔軟,否則很少接觸地面。雖然偶蹄目動物的蹄模式一致,但仍然存在很大的差異,例如:山羊的蹄像吸盤,能在峭的岩石表面跳躍奔跑、沼澤條紋羚的蹄很長很適合在沼澤的地面行走、馴鹿的蹄很寬很適合在沼澤的地面行走。(註1) 蹄子用途蹄子主要是用來支撐動物身體重量的腳趾,頂端有角蛋白(和爪和指甲的成分相同),具有加固保護作用。蹄子通常有堅固且緊密,能夠相當穩固的踏在地面上,讓動物可以快速地奔跑。(註2) 偶蹄目動物的覓食偶蹄目動物的繁殖是相當成功的,其功勞並不是牠們的腳,而是與牠們的覓食習慣相當有關。除了豬是雜食性動物外,其他偶蹄目動...
削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峻峭直的山壁。如:「這山南面盡是懸崖削壁,地勢險峻。」《西遊記》第八○回:「削壁懸崖峻,薜蘿草木穠。」
廬山真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此處所列為「廬山真面目」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廬山三面臨水,煙雲瀰漫,千巖萬壑,氣象萬千,人在山中,難以窺得全面真貌。因此,宋代文人蘇軾有一首〈題西林壁〉詩,即是描寫廬山的奇景。前兩句寫出了廬山群峰的千變萬化,橫看是連綿不絕的山嶺,側看又是然峭立的奇峰。隨著觀看山嶺位置高、低、遠、近的不同,看到的景色也隨之而異。後兩句則描述在廬山中,根本無法看清整個廬山的全貌。道出了人身在事物中,往往無法看清它的真相,暗喻「當局者迷」的意涵。後來「廬山真面目」就被用來比喻事物的真相或原本面目。如《野叟曝言》第四七回:「善作詩兮只一家,真屬夫子自道;待野拙細細解出,方見廬山真面目也!」
土石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沉積物的輸送。泥流的黏滯性之高,使它不可能像水流流動那樣遠。泥流發生在植被不足,不能防止水土流失的坡上,但只要其他條件具備,也可以出現在緩坡上。其他因素是︰短時期內的暴雨和易受侵蝕的土質。泥流可以在任何氣候條件下形成,但在乾旱和半乾旱地區最常見。泥流可以每小時高達100公里(約60哩)的速度迅猛衝下山坡,對生命財產造成巨大損失。泥流搬動過像房子一般大的巨石。泥流沉積物是由粉砂、礫石、有機物質以及其他岩屑構成的分選很差的混合體。泥流的邊緣很,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四周峭,頂端較平坦的山。如大陸地區山東省有抱犢崮、晏崮。
燕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山脈名。位於北京市北緣,自西山一帶蜿蜒向東至河北省山海關,山勢絕。主峰霧靈山,高二千一百一十六公尺。
攀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戶外休閒運動項目,指攀爬峭岩壁。攀爬者通常需善用地形,並配合鉚釘等器具,逐步上移,以便能順利攻頂。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