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作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協助、順從
以暴制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所以才有「以暴制暴兮,不知其非矣。」的說法。其實,殷紂王荒淫暴虐,百姓痛苦,周武王率諸侯討伐,正是順從民意,替天行道的作法。「以暴制暴」今多用於以暴力是消滅一個暴虐者的意思。<註1> 【同義】以夷制夷。<註2> 參考書目註1:成語故事插圖本48頁,石光中編著,西北出版社1992年11月出版。註2:有趣的成語典故與應用74頁,梁偉賢編著,文化出版社2004年10月出版。
反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反詞:遵從、壓制、順從、投誠、投降、屈服、服從、順服
反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原本依附順從的立場,變為敵對的關係。[例]三國時諸葛亮對孟獲七擒七縱,終於使他心悅誠服,不再反叛。
歸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歸附順從。《西遊記》第二二回:「取經人在此久矣,你怎麼還不歸順?」
斯賓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訓練、身體健康(體育)。四、優點(1) 在於能顧及人類生活的各方面,使教育成為有系統的設施,不至於只順從兒童的目前興趣,也非專為文雅人之裝飾品。(2) 將課程加以評價,以實用科學為首,文化陶冶學科為末,對工業發展及課程改造有貢獻,並影響美國1918年中等教育的課程改革。五、缺點(1) 因為未來完美的生活太遙遠了,所以容易喪失現有的學習動機(2) 易使兒童養成懶惰和因循延宕的習慣。(3) 依成人的意見訂定未來生活的標準,易忽略而同的個性。資料來源:戴帥(2012)。教育專業科目 。臺北市: 志光
隨俗浮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沒有主見,順從世俗的觀點。《元史.卷一四三.泰不華傳》:「泰不華尚氣節,不隨俗浮沉。」《清史稿.卷二一八.諸王傳.睿忠親王多爾袞傳》:「先生領袖名流,主持至計,必能深惟終始,寧忍隨俗浮沉?取舍從違,應早審定。」也作「隨世沉浮」、「隨俗沉浮」。
服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順服、順從。常用疊詞「服服貼貼」。《文明小史》第四六回:「直要使中國四萬萬百姓,一個個都貧無立錐之地,然後服服貼貼的做他們的牛馬,做他們奴隸。」
夫倡婦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妻子處處順從丈夫。語本《關尹子.三極》:「天下之理,夫者倡,婦者隨。」後也形容夫婦相處和睦融洽。清.周召《雙橋隨筆》卷四:「人若不偏倚,不乖戾,一家中父慈子孝,夫倡婦隨,兄友弟恭,全是一團和氣。」也作「夫唱婦隨」、「男唱女隨」。
忤逆不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父母不孝敬、不順從。《通俗常言疏證.家族.忤逆不孝》引〈串戲梆子腔〉:「哥哥,母親告你忤逆不孝了。」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