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2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順從。《左傳.文公十一年》:「郕大子朱儒自安於夫鍾,國人弗徇。」清.張爾岐〈辨志〉:「耽口體之養,徇耳目之娛。」
忤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違背、不順從。[例]他忤逆不孝的行為,令父母傷心失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順從、服從。漢.揚雄《法言.修身》:「上士之耳訓乎德,下士之耳順乎己。」
從心所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迷惑,五十歲時明白了天地萬物生成運行的自然法則,六十歲時能聆聽並了解他人話中的真義,七十歲時則能完全順從自己的心意做事,而且不會踰越法度。」由孔子這段話可以得知,當人修養到極致,萬事萬物的道理了然於胸,自身的行為會自然而然地容入天地運行的法則,而不會有所違逆。可知「從心所欲,不踰矩」,當是儒家修身養性的最終目標。「隨心所欲」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完全順隨自己的心意去做事。但後來在使用這句成語時,有時會轉用於任意施行而不管是否造成危害的負面表述。
認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強大的超我焦慮反應,迫使學生不得不遵守規矩,以或得教師讚賞,因此合作態度是為了討好,努力做功課是為了順從,學生很容易喪失獨立思考主動學習的能力。過度依順的孩子,往往缺乏安全感,內在的情感和外在的情感無法一致,這種矛盾又不健康的心理因素,也是人格發展的一大障礙。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認同英文關鍵字:Identification 參考資料鄭石岩著。心理分析與教育。1990初版。頁69-72。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一呼百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上位者一呼喚,在下位者則連聲應諾。形容恭敬順從。語本《韓詩外傳》。後用「一呼百諾」形容權勢顯赫,隨從盛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違逆、不順從。《荀子.臣道》:「有能抗君之命,竊君之重。」宋.梅堯臣〈汝墳貧女〉詩:「郡吏來何暴,縣官不敢抗。」
半推半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本指到職、就位,俯就。引申為依隨,順從的意思。「半推半就」形容假意推辭終久俯允的樣子。語出元.王實甫《西廂記.第四本.第一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違逆、不順從。《紅樓夢》第四回:「薛蟠見母親如此說,情知扭不過,只得吩咐人夫,一路奔榮國府而來。」
艾德華個人偏好量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ievement,Act):盡個人努力,以求取成功,完成又意義的工作,或解決有困難的問題之傾向。2.順從(deference,Def):接受別人的建議或指示,按照規定或習俗行事的傾向。3.秩序(order,Ord):注意整齊清潔、凡是都先有所計畫,按部就班,有條不紊的傾向。4.表現(exhibition,Exh):希望獲得別人注意,常藉機智的語言或行為,以達到此一目的,喜歡談論本身的的成就和功績,或別人不能回答的問題。5.自主(autonomy,Aut):傾向於自由行動,自作主張,不喜歡接受規則或習慣的約束,不願為責任或...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