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4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2.346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風行草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在上位者施行德政以教化人民,使人民順從。語本《論語.顏淵》。[例]由於主事者以身作則,於是風行草偃,全體一致躬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順從。《左傳.宣公三年》:「故民入川澤山林,不逢不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順從、服從。如:「聽從」、「言聽計從」。《韓非子.五蠹》:「民固驕於愛,聽於威矣。」
提綱挈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眾目張,振領而群毛理。」 譯文提起網上的大繩,網上的孔眼便一個個張開;振動衣服的領子,衣上的長毛便都順從地向下伏貼。 近義綱舉目張 舉網提綱 反義鉅細靡遺 捨本逐末 不得要領 拖泥帶水 本末倒置 例句由於時間緊急、大考將至,老師再一次提綱挈領地位大家做複習,希望大家擁有好成績。 引用<<中學生多功能成語典>>編者:金淵博、曾鴻儒出版社:金安出版社;<<成語典>>出版社:三民出版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順從、依照。如:「如約」、「如命」。《左傳.宣公十二年》:「有律以如己也。」晉.杜預.注:「如,從也。」
食古不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刪之後數卷耳。 〔注解〕 (1) 不測:不能預料。 (2) 蘊藉:含蓄不外露。 (3) 依違:順從或違背,猶疑不能作決斷。 (4) 不根:沒有根據。 (5) 援古:引用古義。 (6) 駢麗:指整齊對偶的文句。
吹毛求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 權衡:稱量輕重的工具。比喻為衡量事物價值的標準。權,秤錘。衡,秤杆。 (3) 逆:違背、不順從。 (4) 疵:毛病、缺點。 (5) 洗垢察難知:洗淨汙垢後,再細察難知的痕跡。義猶「吹毛求疵」、「洗垢求瘢」。〔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慎子》逸文
唯唯諾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順從而無所違逆。《醒世恆言.卷二.三孝廉讓產立高名》:「他思念父母面上,一體同氣,聽其教誨,唯唯諾諾,并不違拗,豈不是孝?」也作「唯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4.順從、順服。唐.柳宗元〈封建論〉:「其情,私也,私其一己之威也,私其盡臣畜於我也。」
一籌莫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宋史.卷四三四.儒林列傳.蔡幼學》陛下欲盡為君之道,其要有三:事親、任賢、寬民,而其本莫先於講學。比年小人謀傾君子,為安靖和平之說以排之。故大臣當興治而以生事自疑,近臣當效忠而以忤1>旨擯棄2>,其極至於九重3>深拱4>而群臣盡廢,多士盈庭而一籌不吐。自非聖學日新,求賢如不及,何以作天下之才! 〔注解〕 (1) 忤:違逆、不順從。 (2) 擯棄:遺棄。擯,音ㄅ|ㄣˋ。 (3) 九重:指帝王。 (4) 深拱:無為而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