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鯉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動物名。硬骨魚綱。體呈側扁的紡綞形,口吻鈍圓,邊有長短觸鬚各一對,有發達的咽頭骨。脊鰭長、尾鰭分叉,鱗大。食水草及魚介類,棲小河池沼等處,現多為人工養的食用魚。也稱為「文魚」。
圓山文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經有進步的農業,種植芋、薯等根莖類植物,生產方式以農耕為主,在陸地狩獵、採集,狩獵以鹿、豬為主,以知養家畜,並且善於利用水資源,在河川、湖泊、海中進行捕魚、撈貝等活動。圓山文化遺址常有人們食用貝肉後丟棄貝殼所堆積而成的貝塚,貝塚中曾發現仰身直肢墓葬,頭的朝向不定,有生前拔齒的習俗,證明當時有將死者埋在貝塚中的習俗,並且已有宗教信仰。圓山文化出土了許多富有區域性色彩的陶器、石器、骨角器、玉器。石器包和各式磨製的大型鏟型器、鋤型器、斧型器、錛型器、石錘、網墜等日常生活使用的農、漁、獵具和工具。骨角器包括魚叉、槍頭、箭頭等漁...
挨餓受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挨,遭受。「挨餓受凍」遭受飢餓與寒冷侵襲。如:「養動物要細心照料,別讓牠們挨餓受凍。」
苜蓿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植物名。豆科苜蓿屬,一或二年生草本。三出複葉互生,有柄,小葉倒卵形或倒心臟形,先端圓形或凹入。春天由葉腋抽花梗,密集總狀花序開黃色蝶形花。莢果螺旋形,邊緣具毛狀突起。可供蔬食、料、肥料等用。也稱為「光風」、「懷風」、「金花菜」、「草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舊時農村中養牲畜的人。如:「羊倌」、「牛倌」、「豬倌」。
斯金納(B._F._Skinner)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性刺激相區別。最初由伊萬·巴甫洛夫發現的傳統的條件性刺激是對一個固定的刺激的反應。除一般的刺激(比如料)外同時還有另一個完全不同的刺激(比如鈴聲),因此在條件性刺激成功地建立後只要鈴聲響就會有唾液流出。操作條件性刺激與此不同的是在這裏還增加了一個新的元素:行為後還有一個後果。尤其對試驗動物好的後果的效果特別有效,比如獎勵料。但不好的後果也可以訓練出來,比如對貓或其他試驗動物使用水槍進行懲罰。也就是說,傳統的條件性刺激只是基於已存在的反應上對它進...
遺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丟棄、棄而不顧。[例]她非常有愛心,常將街上被遺棄的小貓、小狗帶回家養。
番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讓其他鳥類代為孵化,更奇特的是某些杜鵑雛鳥孵出後,便將原有巢主的卵或雛鳥推出巢外,獨自佔有巢主的育。這種獨特的寄生行為多是因為鳥類本身已經失去了築巢、孵卵和育雛的本能。以往鄉間對這種獨特的行為不了解,看到鷦巢中孵出鷹仔子而引為怪譚。但番鵑仍具備這些本能,所以築巢育雛並不像其他杜鵑科鳥類需要寄予別的鳥種照顧。<註3> 關鍵字中文關鍵字:番鵑英文關鍵字:Centropus toulou bengalensis 參考書目註1:自然生態保育系列叢書三,宜蘭縣鳥類資源27頁,張明財及林燕秋撰文,宜蘭縣政府1996...
畜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在原野養牲畜。《史記.卷一一○.匈奴傳》:「唐虞以上有山戎、獫猊、葷粥,居于北蠻,隨畜牧而轉移。」
蠑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有尾目蠑螈科,為兩棲動物,共有四十餘種。形似蜥蜴,皮膚黏滑,四肢短,尾側扁,步行用肢,游泳用尾。常居於溪流、池塘或石隙、樹洞等陰溼處。[例]日本人將蠑螈當作玩賞動物來養。 △榮原、榮蚖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