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96.88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倉〕是秦、漢時代兒童習字教材的合集;有秦〔三倉〕與漢〔三倉〕兩種。秦始皇為統一六國文字,由丞相李斯作〔倉頡篇〕七章,中車府令趙高作〔爰歷篇〕六章,太史令胡母敬件〔博學篇〕七章,並列為標準文字範本。迨至漢初,鄉里書師為教學之便,把〔倉頡〕、〔爰歷〕和〔博學〕三篇合併重編,以六十字為一章,全部五十五章,計三千三百字,總稱為〔倉頡篇〕,亦稱前述三篇為〔三倉〕,是為秦〔三倉〕。武帝時,司馬相如作〔凡將篇〕;元帝時,黃門令史游作〔急就篇〕:成帝時,將作大匠李長作〔元尚篇〕,除〔凡將篇〕中有些字[倉頡篇]〈〔三倉〕〉未收外,〔急就篇〕和〔元尚篇〕所收字都未超過〔倉頡篇〕。
  西漢末年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儲藏穀糧、貨品的建築物。如:「穀倉」、「倉庫」、「貨倉」、「糧倉」。
倉卒、倉皇:匆促、慌亂的樣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三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書名:(1)漢併合李斯〈倉頡〉篇、趙高〈爰歷〉篇、胡母敬〈博學〉篇,所成的書。共三千三百字。(2)魏晉間併合李斯〈倉頡〉篇、揚雄〈訓纂〉篇、賈魴〈滂喜〉篇所成的書。共七千三百八十字。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