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63.861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咸有一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咸有一德〕為〔尚書〕篇名;記載殷朝太甲繼承王位後,昏庸無道,胡作非為,伊尹把他放逐到桐宮,經過三年,太甲悔悟了,因而改過自新,於是伊尹又把太甲迎回京都恢復王位,還給他政權。伊尹準備回自己的封國,退隱終老,但又擔心太甲重蹈覆轍,於是作〔咸有一德〕一篇,告誡太甲。
  伊尹認為君王應經常修德,才能鞏固自己的地位;國君若不修德,荒淫無道,必定敗亡,夏桀就是一個例子。伊尹又說商湯能得天下的原因在於:「惟尹躬暨湯,咸有一德。」就是說,商湯和伊尹君臣,都具有純一的德。「一德」指純一不雜的德,是純然為公、不雜私念的大德,君臣皆有此大德,自然會受到萬民的擁戴。
  伊尹更進一步指出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一位。大寫作「壹」,阿拉伯數字作「1」。
單個、不是多數的。如:「一個」、「一張紙」。
相同、一致。如:「一模一樣」、「大小不一」。
專注、純正。如:「一心一意」、「用情專一」。
全、整。如:「一身臭汗」、「一生一世」。
每。如:「一班四十人」、「一頁六百字」。
才、剛剛。如:「一聽就懂」、「天一亮,他便起床。」
放在兩重疊的動詞之間,表示短暫或略微嘗試的意思。如:「動一動」、「問一問」、「聞一聞」。
另外的。如:「蟬,一名知了。」
一旦。表示假設的語氣。如:「一失足成千古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事實、狀況的正面存在。與「沒」、「無」相對。如:「有錢」、「有力」、「有學問」、「有困難」。
表示部分狀態。如:「有人歡笑,有人痛哭。」
某,表示不確定。如:「有一天」、「有人說你很講義氣。」
置於動詞前,表示客氣。如:「有勞」、「有請陳先生。」
用於數目之間,表示附加。通「又」。如:「六十有六歲」、「七十有七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全。如:「老少咸宜」、「少長咸集」、「咸知不可為」。
咸陽:A>陝西省縣名。在長安市西北,隴海鐵路經過。B>秦朝故都。故址約在今陝西省長安縣東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共同遵循的規範。如:「道德」、「公德」、「四維八德」。
好的修養、品行。如:「德行」、「德高望重」、「年高德劭」。
恩惠。如:「大恩大德」。
信念、意念。如:「一心一德」。
德意志共和國的簡稱。
一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純一的德行。《書經.咸有一德》:「惟尹躬暨湯,咸有一德,克享天心。」
2.同心齊力。漢.桓寬《鹽鐵論.世務》:「方此之時,天下和同,君臣一德,外內相信。」
3.專長技能。《管子.法法》:「此四士者,天下之賢人也,猶尚精一德。」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