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唱一和     
瀏覽人次:1728 收藏人次:388352
2.比喻互相幫腔、附和。《海上花列傳》第四二回:「陶玉甫見這光景,一陣心酸,那裡熬得,背著雲甫,逕往後面李秀姐房中,拍凳搥檯,放聲大慟。再有李浣芳一唱一和,聲徹於外。」
    
瀏覽人次:81574 收藏人次:12824559
調諧。如:「和諧」、「政通人和」、「和好如初」。
停戰、平息爭端的。如:「和平」、「議和」、「和約」、「講和」、「割地求和」。
溫順的、安詳的。如:「隨和」、「和藹可親」、「心平氣和」、「和顏悅色」。
溫暖的。如:「和風煦日」、「風和日麗」。
連同。如:「和衣而眠」。
各數相加的總數。如:「總和」、「二加三的和是五。」
不分勝負。如:「和棋」、「和局」、「這場球賽雙方打和了。」
日本的別稱。如:「和服」、「大和民族」。
與、跟。如:「我和你」、「八千里路雲和月」。
聲音相應。如:「唱和」、「和聲」、「附和」。
混合、攪拌。如:「攪和」、「和麵」、「和稀泥」。
打牌時牌張湊齊成對而獲勝,稱為「和」。如:「和牌」、「吃酒碰和」。
溫暖。如:「今天的天氣好暖和。」
    
瀏覽人次:41872 收藏人次:8514374
自然數的第一位。大寫作「壹」,阿拉伯數字作「1」。
單個、不是多數的。如:「一個」、「一張紙」。
相同、一致。如:「一模一樣」、「大小不一」。
專注、純正。如:「一心一意」、「用情專一」。
全、整。如:「一身臭汗」、「一生一世」。
每。如:「一班四十人」、「一頁六百字」。
才、剛剛。如:「一聽就懂」、「天一亮,他便起床。」
放在兩重疊的動詞之間,表示短暫或略微嘗試的意思。如:「動一動」、「問一問」、「聞一聞」。
另外的。如:「蟬,一名知了。」
一旦。表示假設的語氣。如:「一失足成千古恨」。
    
瀏覽人次:7124 收藏人次:6459725
用嘴發出合乎音律的聲音。如:「唱歌」、「唱戲」。
高呼。如:「唱名」、「唱票」。
泛稱詩歌詞曲。如:「新唱」、「絕唱」。
一和     
瀏覽人次:238 收藏人次:0
1.一回、一番。元.無名氏《神奴兒》第三折:「官人清似水,外郎白似麵,水麵打一和,糊塗做一片。」元.睢玄明〈耍孩兒.樂官行徑咱參破套〉:「做院本把我拾掇盡,赴村戲將咱來擂一和。」
2.一會。《永樂大典戲文三種.小孫屠.第九出》:「自家當朝一日,和那婦人叫了一和,兩下都有言語。」元.無名氏《貨郎旦》第一折:「那賤人俏聲兒訴一和,俺這廝側身兒摟抱著。」
唱和     
瀏覽人次:7349 收藏人次:148053
1.唱歌時,一唱一和。[例]小牛蛙彼此唱和著,這鳴聲是夏夜裡最詳和的催眠曲。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