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8.00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唱三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比喻詩文優雅宛轉,韻味綿延。宋.蘇軾〈和蔡景繁海州石室〉詩:「長篇小字遠相寄,一唱三歎神悽楚。」也作「一倡三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一位。大寫作「壹」,阿拉伯數字作「1」。
單個、不是多數的。如:「一個」、「一張紙」。
相同、一致。如:「一模一樣」、「大小不一」。
專注、純正。如:「一心一意」、「用情專一」。
全、整。如:「一身臭汗」、「一生一世」。
每。如:「一班四十人」、「一頁六百字」。
才、剛剛。如:「一聽就懂」、「天一亮,他便起床。」
放在兩重疊的動詞之間,表示短暫或略微嘗試的意思。如:「動一動」、「問一問」、「聞一聞」。
另外的。如:「蟬,一名知了。」
一旦。表示假設的語氣。如:「一失足成千古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喜悅,發而吟詠。如:「吟歎」、「詠歎」。
讚美。如:「歎賞」、「驚歎」、「讚歎」、「歎為觀止」。
發洩心中鬱悶感傷而呼出長氣。如:「悲歎」、「歎氣」、「仰天長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嘴發出合乎音律的聲音。如:「唱歌」、「唱戲」。
高呼。如:「唱名」、「唱票」。
泛稱詩歌詞曲。如:「新唱」、「絕唱」。
三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幾度感嘆。比喻慨嘆之深。《左傳.昭公二十八年》:「吾子置食之間三歎,何也?」
2.一人唱歌,三人應和讚嘆。參見「一倡三歎」條。
擊節稱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釋義2 2.出處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釋義擊,拍打。節,指節制音樂拍子的樂器。形容的行為或詩文作品十分令人讚賞。 2.出處晉書樂志:「魏晉之事,有孫世善歌舊曲,宋識善擊節唱和。」 3.故事內容魏晉時代,孫世擅長吟唱老歌,宋識擅長跟著節奏打拍子。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一唱三歎 拍案叫絕 千古絕唱 相反詞不屑一顧 視如敝屣 視如土芥 5.例句這場交響樂的演奏精采動聽,聽眾們無不擊節稱賞,沉醉其中。
敘事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精雕細刻,在情節故事方面,並不那樣具體、豐富。他在寫人記事方面要求更集中、概括、允許跳躍式地展開,在一唱三歎、反覆歌詠中塑造形象,表現主題。彭功智《中國歷代著名敘事詩選》認為:(3)古代敘事詩的情節,一般比較完整,有頭有尾有過程。但也有一些短小敘事詩,只是選擇生活中一個典型事件或一個動人的場面進行描寫,情節雖然簡單、缺乏大的發展過程,但卻非常具體,細緻感人。還有的敘事詩,不是以人物為中心組織情節,而是偏重於敘述一個事件的過程,也可以算作敘事詩。敘事詩都有故事情節,但它的情節又不完全同於小說。它不像小說的情節那樣曲折多變,...
一倡三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人唱歌,三人應和。《樂府詩集.卷一二.郊廟歌辭十二.周宗廟樂舞辭.肅雍舞》:「進旅退旅,皇舞之形。一倡三歎,朱弦之聲。」也作「三歎」、「一唱三歎」。
2.形容詩文優美宛轉,韻味綿延。也作「一唱三歎」。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