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53.122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折短劇-明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折短劇-明朝一折短劇體制的形成,最早可溯源到“金院本”。據上海古籍出版社編印的《吟風閣雜劇》出版說明,短雜劇“今雖不傳,但可考知內容大抵雜採市井細事,以詼諧調笑為主,形式偏重於念誦對白以一場了事,不作多場情節貫串。”目前我們所能看到的最早的短劇是元末王生所作的《圍棋闖局》。但短劇創作成為一種文士階層作劇的風習,卻要到明中葉以後。而清中葉後雜劇又逐漸形成了短劇極盛的局面,如桂馥的《後四聲猿》,邊汝元的《鞭督郵》、曹錫鑿的《四色石》,以及徐曦的《寫心雜劇》等皆是。 特別是像桂馥的《後四聲猿》,嵇永仁的《讀離騷》,裘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代君王處理政事的地方。如:「朝廷」、「上朝」。
君王統治的時段。如:「朝代」、「唐朝」、「清朝」。
向。如:「坐北朝南」。
拜見、進見。如:「朝見」、「朝拜」、「朝聖」。
早晨。如:「朝夕」、「朝令夕改」、「朝不保夕」。
日子。如:「今朝有酒今朝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一位。大寫作「壹」,阿拉伯數字作「1」。
單個、不是多數的。如:「一個」、「一張紙」。
相同、一致。如:「一模一樣」、「大小不一」。
專注、純正。如:「一心一意」、「用情專一」。
全、整。如:「一身臭汗」、「一生一世」。
每。如:「一班四十人」、「一頁六百字」。
才、剛剛。如:「一聽就懂」、「天一亮,他便起床。」
放在兩重疊的動詞之間,表示短暫或略微嘗試的意思。如:「動一動」、「問一問」、「聞一聞」。
另外的。如:「蟬,一名知了。」
一旦。表示假設的語氣。如:「一失足成千古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弄斷。如:「折斷」、「骨折」、「有花堪折直須折」。
彎曲。如:「曲折」。
減少、損失。如:「折壽」、「損兵折將」。
減價。如:「打折」、「折扣」。
阻礙、打擊。如:「挫折」。
服氣、佩服。如:「心折」、「折服」。
掉頭、回轉。如:「折返」、「折回」。
對換、相抵。如:「折價」、「折現」。
量詞:A>計算折疊次數的單位。如:「把紙折成三折。」B>計算戲曲分段的單位。如:「竇娥冤共分四折。」
虧損。如:「折本」。
折騰:翻轉、攪擾。如:「折騰了一夜,終於可以好好睡個覺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非常、十分、猛烈。如:「劇痛」、「劇烈」、「劇毒」、「劇寒」、「劇暑」。
戲。如:「話劇」、「劇情」、「喜劇」、「悲劇」、「劇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亮。如:「明亮」、「光明」、「明暗」。
時序次於現今的。如:「明年」、「明天」。
了解、通曉。如:「明理」、「明白」、「深明大義」。
清楚。如:「明辨是非」、「耳聰目明」、「黑白分明」。
視力、視覺。如:「失明」。
公開、顯露的。如:「明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聰慧,有智慧的。如:「聰明」。
朝代名。
明明:顯然如此、確實。如:「這事明明是他做的,他卻不承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長的。與「長」相對。如:「短褲」、「晝長夜短」、「短篇小說」。
缺少、不足。如:「短少」、「短缺」、「短不了要麻煩你跑一趟!」
缺點。如:「短處」、「揭短」、「說長道短」。
短見:A>見識淺薄。B>自殺。如:「自尋短見」。
短視:沒有遠見。
明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明天早晨。晉.左思〈嬌女〉詩:「明朝弄梳臺,黛眉類掃跡。」唐.杜甫〈春宿左省〉詩:「明朝有封事,試問夜如何?」也作「明旦」、「明曙」。
2.明日、隔天。如:「今日相聚,明朝又將各自天涯。」也作「明旦」、「明曙」。
朝代名。(西元1368~1644)朱元璋代元,國號明,十六帝。原都應天府(南京),成祖政變成功後移都順天府(北京),屢受北方蒙古人及東南沿海日寇海盜的騷擾,最後亡於滿清。
短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演出時間較短的單元或戲劇,多在電視娛樂節目中穿插演出。
一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全價的十分之一。
2.拇指與食指伸直兩端的距離。《醒世恆言.卷一六.陸五漢硬留合色鞋》:「張藎雙手承受,看時是一隻合色鞋兒。將指頭量摸,剛剛一折。」也作「一搾」。
3.戲劇的一節段,元人曲本以一宮調的曲一套為「一折」。《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將廷秀推入戲房中,把紗帽員領穿起,就頂王十朋祭江這一折。」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