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44.832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一群人、一黨。《舊唐書.卷一九.僖宗本紀》:「若諸軍全捕得一火草賊數至三百人以上者,超授將軍,賞錢一千貫。」元.關漢卿《單刀會》第二折:「他矁一矁漫天塵土橋先斷,喝一聲拍岸驚濤水逆流,那一火怎肯干休。」也作「一伙」、「一夥」。
2.一燈。唐.項斯〈江村夜泊〉詩:「幾家深樹裡,一火夜漁歸。」
3.一把火焚燒。唐.吳融〈廢宅〉詩:「不獨淒涼眼前事,咸陽一火便成原。」
4.一次。《喻世明言.卷三.新橋市韓五賣春情》:「情興復發,又弄一火。」
一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居於先鋒地位。如:「我現在處於第一火線,只許成功,不許失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一位。大寫作「壹」,阿拉伯數字作「1」。
單個、不是多數的。如:「一個」、「一張紙」。
相同、一致。如:「一模一樣」、「大小不一」。
專注、純正。如:「一心一意」、「用情專一」。
全、整。如:「一身臭汗」、「一生一世」。
每。如:「一班四十人」、「一頁六百字」。
才、剛剛。如:「一聽就懂」、「天一亮,他便起床。」
放在兩重疊的動詞之間,表示短暫或略微嘗試的意思。如:「動一動」、「問一問」、「聞一聞」。
另外的。如:「蟬,一名知了。」
一旦。表示假設的語氣。如:「一失足成千古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動怒。如:「他一火,大家都不敢說話了。」
唯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獨一無二。漢.王充《論衡.言毒》:「物為靡屑者多,唯一火最烈,火氣所燥也。」
彩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器具表面含多種釉色。作法是先將陶瓷製品燒成無釉澀胎,然後上釉入窯複燒,或一火即成;或數火乃成。一般以低溫燒成居多。[例]那一只清代乾隆年間的彩釉花瓶,斑駁絢麗,令人賞心悅目。
風火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傳說中哪吒雙腳所駕的神奇之輪,一風一火。《封神演義》第一四回:「(哪吒)把腳一登,駕起風火二輪,只見風火之聲,如飛雲掣電,望前追趕。」
一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群人。《水滸傳》第三三回:「只見前面燈燭熒煌,一夥人圍住在一個大牆院門首熱鬧,鑼聲響處,眾人喝采。」《紅樓夢》第六六回:「誰知前日到了平安州界,遇見一夥強盜,已將東西劫去。」也作「一火」、「一伙」。
一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群人、一黨。如:「他們一伙又來了。」、「這一伙盜匪殺人放火,打家劫舍,無惡不作。」也作「一火」、「一夥」。
打夜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時歲末,乞丐裝鬼跳戲以驅邪,作為招財的一種手段。宋.孟元老《東京夢華錄.卷一○.十二月》:「自入此月,即有貧者三數人為一火,裝婦人神鬼,敲鑼擊鼓,巡門乞錢,俗呼為『打夜胡』,亦驅祟之道也。」也作「打野胡」、「打夜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