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5.45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一瘸一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足跛不便行走的樣子。《儒林外史》第五二回:「主人一瘸一簸,把客送了回來,那一隻靴再也脫不下來,足足腫疼了七八日。」也作「一瘸一點」、「一瘸一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一位。大寫作「壹」,阿拉伯數字作「1」。
單個、不是多數的。如:「一個」、「一張紙」。
相同、一致。如:「一模一樣」、「大小不一」。
專注、純正。如:「一心一意」、「用情專一」。
全、整。如:「一身臭汗」、「一生一世」。
每。如:「一班四十人」、「一頁六百字」。
才、剛剛。如:「一聽就懂」、「天一亮,他便起床。」
放在兩重疊的動詞之間,表示短暫或略微嘗試的意思。如:「動一動」、「問一問」、「聞一聞」。
另外的。如:「蟬,一名知了。」
一旦。表示假設的語氣。如:「一失足成千古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搖動畚箕,使米上下起落,以除去米粒的外皮。如:「簸揚」。
搖動。如:「簸動」、「顛簸」。
簸箕:A>用來去除穀類外皮的箕形器具。B>用來盛裝垃圾的器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跛腳、行動不便的樣子。如:「瘸腿」。元.岳伯川《鐵拐李》第三折:「你一條腿瘸,你走不動。」
一瘸一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足跛不便行走的樣子。如:「雖然扭傷了腳,他依然一瘸一拐的完成比賽。」也作「一瘸一簸」、「一瘸一點」。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