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29.238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丁韙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丁韙良(1827-1916)美國人,原名馬丁,習神學於芝加哥大學及紐約大學。二十二歲來中國宣傳基督教教義,能操流利中文,清政府聘為同文館總教習。後為京師大學堂西文總教習,在華服務教育文化事業,歷六十七年之久。丁氏在華致力調和東西文化,對中國的新教育頗有貢獻。
  丁氏曾譯[萬國公法](Elements of International Law)一書,此書對日本明治維新有顯著貢獻。其他漢文著作有[天道溯原]、[勸善喻道傳]、[格物入門]、[公法便覽]、[公法會通]、[星軺指掌]等。
  丁氏任同文館總教習,是由當時海關總稅務司哈德(Robert Hart)的推薦;丁韙良於...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天干的第四位。
次序第四的,或等級較差的。如:「丁班」、「丁等」。
男子。如:「壯丁」、「男丁」。
人口。如:「添丁」、「人丁單薄」。
僕役,或從事勞動工作的人。如:「園丁」、「家丁」。
方形的小塊。如:「雞丁」、「肉丁」。
極少的、極小的。如:「一丁點兒病痛都沒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好的、善的。如:「優良」、「良好」、「善良」、「良師」。
天生的、本能的。如:「良知」、「良能」。
很、甚。如:「良久」、「用心良苦」、「感觸良多」。
善良的人。如:「除暴安良」。
的確、果然。如:「良有以也」、「良如所言」。
良人:古時候對丈夫的稱呼。如:「良人者,所仰望而終身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對、是。《左傳.隱公十一年》:「犯五不韙,而以伐人,其喪師也,不亦宜乎?」《漢書.卷一○○.敘傳下》:「亡德不報,爰存二代,宰相外戚,昭韙見戒。」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