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198.313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七魄三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教謂人身有三魂七魄。參見「三魂七魄」條。明.康海《中山狼》第二折:「動地驚天勢兒大,七魄三魂陡的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的精氣。如:「魂魄」、「失魂落魄」、「驚心動魄」。
精神。如:「氣魄」、「體魄」、「魄力」。
落魄:窮困潦倒不得志。如:「落魄江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的精氣。如:「靈魂」、「魂魄」、「借屍還魂」、「魂飛魄散」。
人的精神、意念。如:「神魂顛倒」、「黯然銷魂」。
泛指各種事物的精神。如:「國魂」、「精魂」、「軍魂」、「花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七位。大寫作「柒」,阿拉伯數字作「7」。
數量是七的。如:「七個」、「七位」、「七步成詩」、「七情六欲」。
民間人死後,每隔七日即做法事一次,共需進行七次,俗稱「做七」。如:「頭七」、「二七」。
七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教謂人身有三魂七魄。參見「三魂七魄」條。《金瓶梅》第五回:「喉管枯乾,七魄投望鄉臺上。」《初刻拍案驚奇》卷六:「看見了這個絕色模樣,驚得三魂飄蕩,七魄飛揚。」
三魂七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道教謂人身有三魂七魄。三魂即胎光、爽靈、幽精;七魄計有屍狗、伏矢、雀陰、吞賊、非毒、除穢、臭肺。《抱朴子.內篇.地真》:「欲得通神,當金水分形,形分則自見其身中之三魂七魄。」《金瓶梅》第四七回:「驚駭六葉連肝膽,諕壞三魂七魄心。」也作「七魄三魂」。
一絲兩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氣息微弱,奄奄一息。《水滸傳》第五二回:「面如金紙,體似枯柴。悠悠無七魄三魂,細細只一絲兩氣。」《警世通言.卷一五.金令史美婢酬秀童》:「見秀童躺在板門上,七損八傷,一絲兩氣。」也作「一絲沒兩氣」、「一絲兩縷」。
侵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侵凌冒犯。《劉知遠諸宮調.第一》:「老兒諕得七魄三魂蕩,想料郎君也性剛。料不識此個兇徒,你如今卻待侵傍!」《水滸傳》第三五回:「一行眾人看了,都驚呆了,說道:『端的此處官軍誰敢侵傍!我等山寨如何及得!』」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