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804.79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春秋末年,韓、趙、魏三卿分晉,至戰國周威烈王正式命韓、趙、魏為諸侯,稱為「三晉」。《戰國策.燕策三》:「請西約三晉,南連齊楚,北講於單于。然後乃可圖也。」《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其後秦日出兵山東以伐齊、楚、三晉,稍蠶食諸侯,且至於燕,燕君臣皆恐禍之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進、前往。如:「晉見」。
職位的提升。如:「晉升」、「晉級」。
古國名。如:「晉國」、「秦晉之好」、「楚材晉用」。
朝代名。如:「西晉」、「東晉」、「後晉」。
大陸地區山西省的簡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交好、聯合。通「媾」。《史記.卷八六.刺客傳.荊軻傳》:「請西約三晉,南連齊、楚,北購於單于。」
彈丸之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其內而媾4>乎?」王曰:「誠聽子割矣,子能必來年秦之不復攻我乎?」樓緩對曰:「此非臣之所敢任也。昔者三晉之交於秦,相善也。今秦釋韓、魏而獨攻王,王之所以事秦必不如韓、魏也。今臣為足下解負親之攻,啟關通敝,齊交韓、魏。至來年而王獨不取於秦,王之所以事秦者,必在韓、魏之後也。此非臣之所敢任也。」 〔注解〕 (1) 虞卿:或作虞慶、吳慶。戰國時人,生卒年不詳。因遊說趙孝成王,封為趙上卿,故號虞卿。主張以趙為主,聯合他國合縱抗秦。 (2) 秦:秦朝,西元前248∼前207。戰國時,秦滅六國,統一天下,建都咸陽,實行中央集權。因秦始皇專制獨裁,二世皇帝殘暴統治,致使六國遺民紛紛起兵抗暴,後為劉邦所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戰爭。《史記.卷六九.蘇秦傳》:「龍賈之戰,岸門之戰,封陵之戰,高商之戰,趙莊之戰,秦之所殺三晉之民數百萬。」
因勢利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據《史記.卷六五.孫子吳起傳.孫子》載,戰國時期,魏國聯合趙國攻打韓國,韓國不敵,於是向齊國求救。齊國派將軍田忌前去救援,直接攻打魏國都大梁。魏將龐涓得到消息,立刻率兵趕回國,這時齊軍已經進入魏國境。為了一舉打敗龐涓,齊軍軍師孫臏分析情勢道:「三晉的士兵一向慓悍勇猛,十分輕視以膽怯出名的我軍。善於作戰的人應該利用這點,因勢利導,讓事情順應這個趨勢發展下去,設法讓魏軍猛追直趕。」所以建議田忌下令軍隊進入魏國境後,第一天做十萬個灶,第二天減少為五萬個,到了第三天只做三萬個,讓龐涓誤以為齊軍因為膽怯,士兵逃跑掉大半。結果龐涓真的中計,率著精銳輕騎火速追趕,最後在馬陵這個地方中埋伏,自剄而死,齊軍大獲...
土崩瓦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謂瓦解,故曰天下之患不在瓦解。由是觀之,天下誠有土崩之勢,雖布衣窮處之士或首惡而危海內,陳涉是也。況三晉之君或存乎!天下雖未有大治也,誠能無土崩之勢,雖有彊國勁兵不得旋踵而身為禽矣,吳、楚、齊、趙是也。況群臣百姓能為亂乎哉!此二體者,安危之明要也,賢主所留意而深察也。……」 〔注解〕 (1) 秦:朝代名。西元前248∼前207,戰國秦滅六國後,秦王政統一天下,建都咸陽,實行中央集權。因秦始皇專制獨裁,二世皇帝殘暴統治,致使六國遺民紛紛起兵抗暴,後為劉邦所滅。 (2) 吳:國名。周代太王長子泰伯受封於吳地,在今江蘇省吳錫縣。傳至夫差,為越王句踐所滅。 (3) 楚:國名。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
子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年變法圖強,卻也不愧是夫子足食足兵民信之教也。蓋儒家倡導禮制,禮制與刑政在追求制度性上相通,況且當年三晉法家驅逐貴族,是反世官也;立木賞金,是取信於民也;獎勵耕戰,是足食務本也;教民版築,是仁民用眾也。至少在子夏的授業弟子那裏,並沒有看到以吏為師的專橫愚民,而是看到了政治家徵諸耆老的謙遜。所以,雖然世俗割裂儒法,但子夏弟子至少是不謬師旨的。但子夏澤及後人的貢獻,更表現為他遍講經書,為之羽翼。今天存留的《詩序》,大序為子夏作,小序為子夏、毛公合作。一如子夏問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為絢兮。』何謂也?」子曰:「繪事後...
商鞅變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背景2 編組基層3 二十等爵制4 廢除井田制度5 關鍵字6 參考資料 背景西元前356年,秦孝公致力向東方發展,任用商鞅,變法改制,變法分兩次進行,第一次開始於公元前356年,第二次開始於公元前350年。商鞅聽說秦孝公招募賢才,於是攜帶李克所著《法經》入秦,商鞅變法就是將三晉治術用於文化發展較落後的秦地而全面進行的大改革。 編組基層商鞅編組社會基層,五家為伍,十家為什,獎勵對犯法者告密;一家的成年兒子需分財分居,使各自獨立生活,以增加生產;對於努力耕織的,免除其徭役;怠惰而貧窮的,沒入官府為奴隸。 二十等爵制商鞅...
貓頭鷹博士
你喜歡貓頭鷹博士嗎

針對貓頭鷹博士的服務你會給幾顆星呢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