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88.414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項羽分關中地,封秦降將章邯為雍王於咸陽以西,司馬欣為塞王於咸陽以東,董翳為翟王於上郡,合稱為「三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朝代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涇渭分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涇水是渭水的支流,源出甘肅省而流入陜西省注入渭水,《詩經.邶風.谷風》中說:「涇以渭濁,湜湜其沚。」意思是說涇水和渭水,各有清濁,在涇水注入渭水時,仍然清濁不混,界限分明。在《初學記.卷六.涇水九.敘事》引《辛氏三秦記》及《山海經注》提到:「涇水出安定朝郡縣西幵頭山,……與渭水合流三百里,清濁不相雜。」由此可見,自古即有涇、渭之清濁不相雜的說法,然而古時對於涇、渭二河的清濁,一直存在兩種說法,一說涇清渭濁,一說涇濁渭清。清末學者譚嗣同對此做過仔細的觀察,認為河水的清濁,是隨著季節時序而改變的,他在《石菊影廬筆識.學篇》中說:「留心覘之,夏秋二水皆濁,冬春二水皆清,合流處亦隨時清濁,……豈可據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墳墓。同「冢」。唐.李賀〈許公子鄭姬歌〉:「相如塚上生秋柏,三秦誰是言情客?」
期期艾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7∼前195),字季,沛縣豐邑人,漢代開國之君。劉氏先項羽入關中,降秦王子嬰,項羽封為漢王。後劉邦定三秦,俟時機成熟,滅羽而有天下,國號漢,定都於長安。在位十二年崩。 (3) 吃:音ㄐ|ˊ,說話結巴、言語困難的樣子。 (4) 期期:期,通「極」。周昌因口吃,重複說成「期期」。 2、「艾艾」:#晉.裴啟《語林》(據《太平御覽.卷四六四.人事部.訥》引)鄧艾1>口吃2>,常云艾艾。宣王3>曰:「為云艾艾,終是幾艾?」答曰:「譬如鳳兮鳳兮4>,故作一鳳耳。」 〔注解〕 (1) 鄧艾:西元197∼264年,字士載,三國魏義陽棘陽人。司馬懿辟之為掾,遷尚書郎,後出參征軍事,遷南安太守。高貴鄉公即位...
無出其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縣,故時人稱為「沛公」。劉氏先項羽入關中,降秦王嬰,除秦苛法,與父老約法三章,項羽封為漢王。後劉邦定三秦,俟時機成熟,滅羽而有天下,國號漢,定都於長安。在位十二年崩。廟號高祖。 (2) 毋:同「無」,沒有。 (3) 說:同「悅」,高興。 (4) 拜:任官、授職。〔參考資料〕另可參考:《漢書.卷一.高帝紀下》
肝膽相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個人才,遂拜為大將軍。韓信屢建奇功,他先以「明修棧道,暗渡陳倉」之計,順利取下關中,使劉邦得以還定三秦;在井徑口「背水一戰」,大破趙軍二十萬;攻克齊都臨淄後,楚將龍且領二十萬人馬來救,韓信派人用一萬多個沙袋截阻淮水,利用「半渡而擊」的辦法,趁楚軍渡水之時掘開上游的堤防,將楚軍沖得大潰四逃。楚漢對立之時,韓信被封為齊王,掌握大軍,項羽害怕他會效忠劉邦,對抗自己,便派武涉前去說服韓信,希望他能反漢聯楚,三分天下,但遭到韓信拒絕。韓信拒絕了項羽的提議後,他的謀士蒯通認為韓信功高震主,將來天下一旦平定,必有殺身之憂,便勸韓信道:「現在的天下大勢取決於將軍手中,將軍效忠漢王,則漢王獲勝;效忠楚王,則楚...
一決雌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為「沛公」。劉氏先項羽入關中,降秦王嬰,除秦苛法,與父老約法三章。及項羽滅秦封劉為漢王。後劉邦還定三秦,與羽爭戰五年,終滅羽而有天下,國號漢,定都於長安。在位十二年崩。廟號高祖。 (4) 挑戰:謂挑身獨戰,不復須眾。挑,音ㄊ|ㄠˇ。
群策群力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揚雄《法言.重黎》「有漢創業山南,發跡三秦,追項山東,故天下擅漢,天也。」「人?」曰:「兼才尚權,右計左數,動謹於時,人也。天不人不因,人不天不成。」或問:「楚1>敗垓下2>,方3>死,曰:『天也。』諒4>乎?」曰:「漢5>屈6>群策7>,群策屈群力。楚憝8>群策而自屈其力。屈人者克9>,自屈者負10>,天曷故焉11>?」 〔注解〕 (1) 楚:周成王封熊繹於楚,春秋時稱王,為戰國七雄之一,領有今湖南、湖北、安徽、浙江及河南南部,為秦所滅。後來楚人項羽起兵抗秦,大敗秦軍,自立為「西楚霸王」,以楚為號。此指項羽。 (2) 垓下:漢代地名,在今安徽省靈壁縣東南,漢高祖圍項羽於此。垓,音ㄍㄞ...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