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719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三言貫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三言貫佩是說有三句應時時謹記奉行的格言,要像把玉佩隨時佩帶在身上一樣。〔韓詩外傳.卷二〕載:曾子說過一段教人要「防患於未然」的話:對貪圖口味和逸樂的人,要教他仁愛;對於貪圖安樂、厭惡勞動的人,要教他恭敬;對好辯論而又膽小的人,要教他勇敢;對愛好美色和聲歌的人,要教他道義。這都是防止淫邪逸樂,調和心志的方法;若不在事前預防,等事情發生了再後悔,就來不及了。曾子就著這個意思說:有三句話是君子像隨身玉佩那樣時時服膺的,第一是不要疏遠自己人而親近外人,第二是不要自己行為不好卻責怪別人,第三是不要等禍患臨頭才呼喚上天。如〔詩經.中谷有蓷篇〕所說的:到了哭泣流淚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所以做人要先依原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說、講。如:「難言之隱」、「大言不慚」、「苦不堪言」。
話語、所說的話。如:「格言」、「良言」、「人言可畏」、「言外之意」。
字。如:「七言詩」、「五言絕句」。
學說、言論。如:「一家之言」、「立德、立功、立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穿透、通過。如:「貫穿」、「貫通」。
連接、連續。如:「連貫」、「魚貫而入」。
貫注:集中注意力、精神專注。如:「全神貫注」。
貫徹:有始有終,進行到底。如:「凡事一定要貫徹到底才會成功。」
一貫:向來如此。如:「這是他一貫的處事態度。」
籍貫:原籍、世居的地方。如:「他的籍貫是臺灣省嘉義市。」
量詞。古代計算錢幣的單位。一千錢為一貫。如:「腰纏萬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敬仰信服。如:「佩服」、「感佩」、「欽佩」、「敬佩」、「這種捨己為人的精神,十分可佩!」
繫物在腰帶或衣服上。如:「佩帶」、「佩槍」、「佩刀」、「佩劍」。
戴在身上的裝飾品。如:「胸佩」、「腰佩」。
用玉做的裝飾品。如:「玉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