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07.19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上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搭上箭,扣緊弓弦。明.梁辰魚《浣紗記》第二七齣:「群臣奮未敢前,待先行便上弦,你風花隊裡去收飛箭。」
2.陰曆每月初八日前後,月形如弓,弓形偏西,稱為「上弦」。
上弦,刀出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弓架在弦上準備發射,刀拔出刀鞘準備攻殺。比喻作好了一切的準備。《水滸傳》第九五回:「當下宋兵深栽鹿角,牢豎柵寨,弓上弦,刀出鞘,帶甲枕戈,提鈴喝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半圓形的月亮。如:「上弦」、「下弦」。唐.杜甫〈初月〉詩:「光細弦初上,影斜輪未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物體的高處、表面或邊側。與「下」相對。如:「上面」、「樓上」。
在前面的:A>表示時間或次序在前面的。如:「上一位」、「上個月」。B>表示最好的、優等的。如:「上等貨」、「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在上位的、地位高的。如:「皇上」、「君上」、「上級」、「上流社會」。
去、到。如:「上街」、「上學」、「上班」、「上菜市場」。
添加、塗抹。如:「上油」、「上漆」、「上藥」、「上顏色」。
安裝、旋轉。如:「上刺刀」、「上螺絲」、「上緊發條」。
進呈。如:「上表」、「上菜」、「上書」、「上奏」。
刊登、登載。如:「上報」、「上頭條新聞」。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
置於動詞之後:A>表示動作的開始、持續或結束。如:「愛上」、「考上大學」、「關上大門」、「迷上武俠小說」。B>表示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騎上去」。
中古聲調四聲(平、上、去、入)之一。如「董」、「腫」、「止」、「旨」等字。
劍拔弩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劍已拔出,弓已上弦,是搏鬥就要開始的現象。形容形勢緊張或聲勢逼人。語本《漢書.卷九九.王莽傳下》。 △「一觸即發」、「兵接弩張」 (二)形容書法筆力雄健。語出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
珠聯璧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與十五日。晦,農曆每月最後一日。朔,音ㄕㄨㄛˋ,指農曆每月初一。弦,音ㄒ|ㄢˊ,半圓形的月亮,分上弦、下弦,各指農曆每月初七、八日,及二十二、二十三日。望,指農曆每月十五日。 (4) 日月如合璧:太陽和月亮同時出現在天空上。因為是天文上罕見的異象,所以古人認為是祥瑞的徵兆。 (5) 五星如連珠:金、木、水、火、土五行星同時並見於一方,古代以為祥瑞。或稱為「五星聚」。 (6) 鄧平:漢朝人,生卒年不詳。武帝時,以造《太初曆》任為太史丞。 (7) 太史丞:職官名。輔佐太史的官吏。太史,編載史事兼掌天文曆法的官員。
改弦更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更,變換。張,給樂器上弦。改弦更張原指若琴瑟聲音不諧調,便得換掉舊弦,重裝新弦。語本漢.董仲舒〈元光元年舉賢良對策〉:「竊譬之,琴瑟不調,甚者必解而更張之,乃可鼓也。」後比喻改革變更,重新做起。如:「公司決定將舊有制度澈底改弦更張,以求達到好的業績。」也作「改弦易調」、「改弦易張」、「改張易調」。
摩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摸索。《聊齋志異.卷一.狐嫁女》:「時值上弦,月色昏黃,門戶可辨,摩娑數進,始抵後樓。」
璧合珠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日,與十五日。晦,農曆每月最後一日。朔,音ㄕㄨㄛˋ,指農曆每月初一。弦,音ㄒ|ㄢˊ,半圓形的月亮,分上弦、下弦,各指農曆每月初七、八日,及二十二、二十三日。望,指農曆每月十五日。 (4) 日月如合璧:太陽和月亮同時出現在天空上。因為是天文上罕見的異象,所以古人認為是祥瑞的徵兆。 (5) 五星如連珠:金、木、水、火、土五行星同時並見於一方,古代以為祥瑞。或稱為「五星聚」。 (6) 鄧平:漢朝人,生卒年不詳。武帝時,以造《太初曆》任為太史丞。 (7) 太史丞:職官名。輔佐太史的官吏。太史,編載史事兼掌天文曆法的官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每月初三,上弦月的月光。《書經.召誥》:「越若來三月,惟丙午朏,越三日戊申、太保朝至于洛,卜它。」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