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3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上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上等的智慧。《後漢書.卷五六.王龔傳》:「以明府上智之才,日月之曜,敷仁惠之政,則海內改觀。」南朝梁.沈約〈七賢論〉:「嵇生是上智之人,值无妄之日,神才高傑,故為世道所莫容。」
2.具有高度智慧的聖哲。《孫子兵法.用間》:「故惟明君賢將,能以上智為間者,必成大功。」《韓非子.有度》:「上智捷舉中事,必以先王之法為比。」也作「上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物體的高處、表面或邊側。與「下」相對。如:「上面」、「樓上」。
在前面的:A>表示時間或次序在前面的。如:「上一位」、「上個月」。B>表示最好的、優等的。如:「上等貨」、「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在上位的、地位高的。如:「皇上」、「君上」、「上級」、「上流社會」。
去、到。如:「上街」、「上學」、「上班」、「上菜市場」。
添加、塗抹。如:「上油」、「上漆」、「上藥」、「上顏色」。
安裝、旋轉。如:「上刺刀」、「上螺絲」、「上緊發條」。
進呈。如:「上表」、「上菜」、「上書」、「上奏」。
刊登、登載。如:「上報」、「上頭條新聞」。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
置於動詞之後:A>表示動作的開始、持續或結束。如:「愛上」、「考上大學」、「關上大門」、「迷上武俠小說」。B>表示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騎上去」。
中古聲調四聲(平、上、去、入)之一。如「董」、「腫」、「止」、「旨」等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對事理吸收與理解的能力。如:「智慧」、「智力」、「大智若愚」。
聰明的。如:「智者」、「不智之舉」。
謀略。如:「鬥智不鬥力」。
才識。如:「智勇雙全」、「足智多謀」、「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百聞不如一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清.唐甄《潛書.審知》:「若用兵之道,非身在軍中,雖上智如隔障別色,故曰『百聞不如一見』。」
不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必然,免不了。如:「舊地重遊,物是人非,不免傷感。」《五代史平話.周史》卷下:「群臣皆謂城築固善,小民不免怨詈。」
愚昧無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愚笨而不明事理。宋.張君房《雲笈七籤.卷七○.紅鉛火龍訣》:「為上智之人,明達而自知,無勞論也。愚昧無知,勉論不及也。」《明史.卷一三七.吳伯宗傳》:「倘愚昧無知,亦聽其所為,不在旌表之例。」
菩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佛教上指無上智慧。[例]菩提智慧人本有之,只因心迷,所以感悟不到。
夫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匹夫匹婦、平民男女。《禮記.中庸》:「夫婦之愚,可以與知焉。」《韓非子.五蠹》:「夫婦所明知者不用,而慕上智之論,則其于治反矣。」
捐金抵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抵,丟擲。捐金抵璧指將黃金、璧玉丟棄。比喻不重視錢財。《抱朴子.外篇.安貧》:「上智不貴難得之財,故唐虞捐金而抵璧。」唐.魏徵〈十漸疏〉:「陛下貞觀之初,動遵堯舜,捐金抵璧,反樸還淳。」
上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的聖哲。《論語.陽貨》:「惟上知與下愚不移。」《北齊書.卷三七.魏收傳》:「然則上知大賢,唯幾唯哲,或出或處,不常其節。」也作「上智」。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