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94.223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上海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海市盲童學校(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海市盲童學校是由美籍英人傅蘭雅於民國元年(1912)在上海創辦的一所特殊學校。一九五二年由上海市教育局接辦。現設有一年制學前班,六年制小學,三年制初中和三年制高中,同時進行盲童教育、低視力教育、職業(按摩專業)教育和綜合殘疾教育。學校實行的教育方針是教育、教學、教養三結合,促使盲生全面發展。教學上,強調通過形象教學(語言、動作、實物、模型等)補償學生的視覺缺陷,發展學生的形象思維和觸覺、聽覺、嗅覺等感官功能;通過手工勞動(紙工、泥工、編織、縫紉、烹調等)培養學生學會必要的勞動技能;通過體育和音樂教學發展學生的空間定向能力,增強體質;通過生活課培養學生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培養自我服務能力。...
  上海市聾啞青年技術學校是大陸地區為聾啞人開辦的第一所中等職業技術學校。該校於一九五三年開始籌建,最初設木工和美術兩個班,僅招收三十一名學生。至一九五六年在上海市老滬閔路正式成立,擁有建築面積六十多平方公尺,校園占地二十一畝,先後開設師範、動畫、印染、圖案、攝影、廣告裝潢、家具、木製玩具、木模、鉗工、車工、縫紉等科目。招生對象為聾啞學校畢業生,學制四年。要求為:工科類專業學生必須達到三級工水準,其中部分學生可達到四級工水準;美術類專業學生必須能夠獨立進行有關設計。
上海市大同中學(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海市大同中學校址在上海南市區南車站路。前身為大同書院,民國元年(1912)由胡敦復創辦。現任校長王世虎。
  大同中學歷經變遷。民國十一年(1922)由大同書院改為大同大學中學部。二十六年抗日戰爭爆發,學校遷至租界律師公會大廈,改大同大學附中一院。三十五年遷回原址。一九五二年又改稱私立大同中學。一九五六年改公立。一九五八年才改現名大同中學。一九五九年被上海市政府定為上海市重點中學。「文化大革命」中易名上鋼三廠「五七」中學。至一九七八年又恢復現名。大同中學占地四十點四畝,建築面積一萬四千三百平方公尺,有班級三十班,學生一千三百餘人,教職員工一百九十人(其中高級教師五十人)。學校有...
上海市上海中學(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海中學校址在上海市徐匯區上中路。前身為龍門書院,清同治六年(1867)創辦於南市區尚文路先棉祠。現任校長唐盛昌。
  學校創辦百餘年來,數度易名遷址。光緒三十一年(1905)改稱蘇松太道官立龍門師範學校。宣統二年(1910)改為江蘇省立第二師範學校。民國十六年(1927)江蘇部分學校併入,又改為江蘇省立上海中學,設初中部於尚文路,高中部於陸家濱路。二十三年(1934)於上中路購地四百六十畝營建校舍。二十六年抗日戰爭爆發後遷入法租界。三十一年改名私立滬新中學。三十五年又遷回原址,恢復原名。三十八年(1949)夏改現名上海中學。一九五四年定為上海市重點中學。「文革」開始後,一九七○...
上海市一師附小(大陸地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上海市一師附小全稱為上海市第一師範學校附屬小學,校址在上海市靜安區烏魯木齊北路。民國三十四年(1945)由教育家陳鶴琴創辦。前身為上海市立女子師範學校附屬小學。一九五三年改現名。現任校長倪谷音。該校占地七點四畝,建築面積四千一百四十六平方公尺。現有班級二十二班,學生千餘人,教職員七十三人,其中具有中學和小學高級教師二十六人。
  一師附小創辦初期,校長陳鶴琴致力於「活教育」實驗,提倡「教活書,活教書」,啟發兒童多動手、多用腦,促進他們學習興趣。五十年代,又提倡「讓兒童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展」,教導兒童勤奮、誠實、禮貌、守紀。一九八○年代,學校又研究和倡導「立足育人」,「使每個學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物體的高處、表面或邊側。與「下」相對。如:「上面」、「樓上」。
在前面的:A>表示時間或次序在前面的。如:「上一位」、「上個月」。B>表示最好的、優等的。如:「上等貨」、「三十六計走為上策」。
在上位的、地位高的。如:「皇上」、「君上」、「上級」、「上流社會」。
去、到。如:「上街」、「上學」、「上班」、「上菜市場」。
添加、塗抹。如:「上油」、「上漆」、「上藥」、「上顏色」。
安裝、旋轉。如:「上刺刀」、「上螺絲」、「上緊發條」。
進呈。如:「上表」、「上菜」、「上書」、「上奏」。
刊登、登載。如:「上報」、「上頭條新聞」。
表示範圍或某方面。如:「路上」、「世上」、「文學上」、「感情上」。
置於動詞之後:A>表示動作的開始、持續或結束。如:「愛上」、「考上大學」、「關上大門」、「迷上武俠小說」。B>表示動作的方向。如:「爬上去」、「跳上來」、「騎上去」。
中古聲調四聲(平、上、去、入)之一。如「董」、「腫」、「止」、「旨」等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品買賣交易的場所。如:「市場」、「股市」、「市集」、「夜市」。
人口集中,工商業發達的地區。如:「都市」、「城市」。
行政區域劃分的名稱。如:「臺北市」、「高雄市」、「臺中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接鄰陸地,比洋小的水域。如:「黃海」、「南海」、「地中海」。
內陸的大湖或人工湖。如:「青海」、「裡海」。
比喻數量龐大的事物。如:「花海」、「火海」、「人山人海」。
大的。如:「海量」、「誇下海口」。
領域。如:「苦海無邊」、「學海無涯」。
與海洋有關的。如:「海員」、「海事」、「海軍」。
海報:貼在街頭或公共場所,上有圖畫和文字,具有宣傳、廣告作用的大型紙張。如:「此處不可張貼海報。」
海關:設在機場、港口,對進出口貨品、行李進行檢查並徵收關稅的機關。如:「他是海關的檢查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大陸地區上海市的簡稱。如:「京滬鐵路」、「滬杭甬鐵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