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下口     
瀏覽人次:250 收藏人次:0
1.佐餐的食品。《水滸傳》第一五回:「阮小七道:『有什麼下口?』」《警世通言.卷一九.崔衙內白鷂招妖》:「右手把著酒,左手把著心肝做下口。」
2.江河下游的出口處。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洞過水注》:「西入于汾,出晉水下口者也。」
巴西半齒鯉或下口脂鯉     
瀏覽人次:117 收藏人次:0
Parodon piracicabae (Eigenmann, 1907)體紡綞型;口在頭部下緣;具脂鰭;體鮮白,體側具兩粗黑縱帶,一沿背緣,另一沿體中央;體長可達7.5公分。巴西東南部河川。棲息湖泊或河川之底部,以覓食小生物為生。供觀賞。脊索動物門(Phylum Chordata)脊椎動物亞門(Subphylum Vertebrata)輻鰭魚綱或條鰭魚綱(Class Actinopterygii)硬骨魚類(首網)總論新鰭魚亞綱(Subclass Neopterygii)真骨魚組(Division Teleostei)正真骨亞組(Subdivision Euteleostei)脂鯉目(Order Characiformes)骨鰾首目(Superorder Ostariophysi)耳鰾系(Series Otophysi)半齒鯉科(Family Hemiodontidae)
    
瀏覽人次:17642 收藏人次:17021294
位居低處。與「上」相對。如:「下面」、「底下」、「樓下」。
降落。如:「下雨」、「下山」。
由高至低。如:「順流而下」。
做某種動作。如:「下麵」、「下棋」、「下工夫」。
結束、告一段落。如:「下班」、「下課」。
容納。如:「還坐得下嗎?」、「情人眼裡容不下一粒沙子。」
內、裡面。如:「言下之意」、「意下如何」、「不在話下」。
攻陷、克服。如:「不戰而下」、「連下三城」。
量詞。用於計算動作次數的單位。如:「打十下手心」、「做五十下伏地挺身。」
    
瀏覽人次:10655 收藏人次:5237532
人與動物飲食、發聲的器官。如:「口腔」、「張口」、「閉口」、「守口如瓶」。
器物納入或放出的地方。如:「瓶口」、「碗口」、「槍口」。
內外相通的地方。如:「港口」、「路口」、「巷口」、「門口」、「關口」。
刀鋒、劍鋒。如:「刀口」、「劍口」。
物體破裂處。如:「傷口」、「裂口」、「決口」。
量詞:A>用於計算人數的單位。如:「一家八口」。B>計算牲畜數量的單位。相當於「隻」、「頭」。如:「三口豬」。C>用於計算器物數量的單位。如:「兩口鍋子」、「一口鋼刀」、「一口枯井」。
目不交睫     
瀏覽人次:9666 收藏人次:911614
#《史記.卷一○一.袁盎鼂錯列傳.袁盎》淮南王至雍,病死,聞,上輟食,哭甚哀。盎入,頓首請罪。上曰:「以不用公言至此。」盎曰:「上自寬,此往事,豈可悔哉!且陛下有高世之行者三,此不足以毀名。」上曰:「吾高世行三者何事?」盎曰:「陛下居代時,太后嘗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湯藥非陛下口所嘗弗進。夫曾參1>以布衣2>猶難之,今陛下親以王者脩之,過曾參孝遠矣。夫諸呂用事,大臣專制,然陛下從代乘六乘傳馳不測之淵,雖賁育之勇不及陛下。陛下至代邸,西向讓天子位者再,南面讓天子位者三。夫許由一讓,而陛下五以天下讓,過許由四矣。且陛下遷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過,有司衛不謹,故病死。」於是上乃解,曰:「將...
一揮而就     
瀏覽人次:5139 收藏人次:1393939
唐代文人王璘極富文才。據傳,他在參加萬言科考試時,請了十名專司書寫的人員,在庭院中架設桌椅,準備替他寫下口述的文章。考試開始時,王璘自己一面優閒的來回踱步,一面口中源源不絕的吟詠文章,其速度之快,讓那十個抄寫人員完全無法停筆。正當完成之際,暴雨驟至,有好幾幅寫成的文章被一陣風捲至地上,被泥沙塵土沾濕了,整張紙卷曲起來,怎麼也無法打開。王璘看了便說:「算了!再拿幾張新的紙來!」紙取來後,他拿起筆來,頃刻間又寫出十餘篇文章。此事見於唐代小說《摭言》,小說內容雖難免誇大,但在《唐詩紀事》中亦有記載:「應日試萬言科,請十書吏,口授十書吏書之,未亭午,已就七千言。」也是說不到中午,他就已作出七千字的文章...
口徑     
瀏覽人次:1796 收藏人次:247470
1.器物的圓口直徑。《禮記.投壺》:「壺頸脩七寸,腹脩五寸,口徑二寸半。」《清史稿.卷一○一.樂志八》:「鐋,笵銅為之,面徑二寸七分,口徑三寸一分五釐,深六分。穿孔貫紃,擊以木片。」
2.槍炮、望遠鏡等規格的表示。如:「槍炮口徑」、「大口徑望遠鏡」。
3.指對事情見解的統一標準。如:「公司上下對這事件的看法口徑一致。」
防意如城     
瀏覽人次:1423 收藏人次:0
到一隻狗,因為飢餓,到處尋找食物。狗一看到烏龜,便想吃牠,烏龜一下子就把頭尾四腳縮入殼中,狗根本無從下口。等到狗離開稍遠,烏龜才把頭腳伸出,繼續行走,狗看在眼裡,無可奈何。道人看了這一幕,就向沙門說:「這隻烏龜懷有護命的鎧甲,狗無法占到便宜。」沙門便回答說:「是啊!我看一般人反倒不如這隻烏龜了。一般人不了解人生短暫,輪迴無常,只知縱放欲望,陷於外魔,毀滅原有乾淨的心神、本形。要知道人的生死在天、人、地獄、畜生、餓鬼五道中輪轉,造成煩惱無限,如要究其根由,都是由意念所生。所以一個人應該自我勉勵,滅除欲念,永求平安。」佛祖所化身的沙門並且說了一首偈(音ㄐㄧˋ,一種佛詩),裡面有兩句:「藏六如龜,防...
    
瀏覽人次:1100 收藏人次:143259
2.戈矛之類的刀刃下口。《清史稿.卷一○○.樂志七》:「蓄銳淬戈銎,選堅製兜鍪。」
睫不得交     
瀏覽人次:587 收藏人次:0
毀名。」上曰:「吾高世行三者何事?」盎曰:「陛下居代時,太后嘗病,三年,陛下不交睫,不解衣,湯藥非陛下口所嘗弗進。夫曾參1>以布衣2>猶難之,今陛下親以王者脩之,過曾參孝遠矣。夫諸呂用事,大臣專制,然陛下從代乘六乘傳馳不測之淵,雖賁育之勇不及陛下。陛下至代邸,西向讓天子位者再,南面讓天子位者三。夫許由一讓,而陛下五以天下讓,過許由四矣。且陛下遷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過,有司衛不謹,故病死。」於是上乃解,曰:「將奈何?」盎曰:「淮南王有三子,唯在陛下耳。」於是文帝立其三子皆為王。盎由此名重朝廷。 〔注解〕
(1) 曾參:西元前505∼前436,春秋時魯國武城(在今山東省費縣西南)人,字子輿。...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