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4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下巴     
瀏覽人次:1388 收藏人次:136311
下頷,面部嘴脣以下的部位。《兒女英雄傳》第六回:「卻用左手從他脖子右邊反插將去,把下巴一搯,叫作黃鸞搦腿。」也稱為「下巴頦」。
下巴     
瀏覽人次:451 收藏人次:214484
臉的最下部,在嘴和兩腮的下面。也稱為「頦」、「下頦」、「下巴頦兒」、「下巴」、「下頜」、「頷」、「下頷」、「下顎」。
乾吊著下巴     
瀏覽人次:98 收藏人次:0
只張著嘴巴,什麼東西也不吃。如:「到底發生了什麼事,讓你乾吊著下巴,連筷子也不動一下。」
    
瀏覽人次:17609 收藏人次:17021294
位居低處。與「上」相對。如:「下面」、「底下」、「樓下」。
降落。如:「下雨」、「下山」。
由高至低。如:「順流而下」。
做某種動作。如:「下麵」、「下棋」、「下工夫」。
結束、告一段落。如:「下班」、「下課」。
容納。如:「還坐得下嗎?」、「情人眼裡容不下一粒沙子。」
內、裡面。如:「言下之意」、「意下如何」、「不在話下」。
攻陷、克服。如:「不戰而下」、「連下三城」。
量詞。用於計算動作次數的單位。如:「打十下手心」、「做五十下伏地挺身。」
    
瀏覽人次:12926 收藏人次:2917071
1.附屬在物體下面、後面的東西。如:「尾巴」、「下巴」。
大快朵頤     
瀏覽人次:36376 收藏人次:2821694
朵,動。頤,下巴。朵頤,指動著腮頰欲食的樣子。大快朵頤指飽食愉快的樣子。如:「媽媽煮了滿桌的好菜,我又可以大快朵頤一番了。」
    
瀏覽人次:28824 收藏人次:1484461
下巴。《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生燕頷虎頸,飛而食肉,此萬里侯相也。」唐.韓愈〈寄崔二十六立之〉詩:「連年收科第,若摘頷底髭。」
兢兢業業     
瀏覽人次:27617 收藏人次:2391030
06.《三俠五義》第八一回:「輕啟朱門,見有黃包袱包定冠盒,……智爺兢兢業業請出,將包袱挽手打開,把盒子頂在頭上,兩邊挽手往自己下巴底下一勒,繫了個結實。」
狼狽     
瀏覽人次:22709 收藏人次:849411
2.一說狽為「跋」的訛字。狼跋指老狼前進則踩到自己下巴垂下的肉,後退則絆到自己的尾巴而跌倒。見《詩經.豳風.狼跋》。比喻情勢窘迫,進退兩難。晉.李密〈陳情表〉:「臣之進退,實為狼狽。」比喻身心困頓疲乏。如:「狼狽逃走」。明.高明《汲古閣本琵琶記》第二三齣:「奴家自從婆婆死後,萬千狼狽,誰知公公病又將危。」《儒林外史》第三四回:「朝廷大典,李大人耑要借光,不想先生病得狼狽至此。不知幾時可以勉強就道?」
    
瀏覽人次:22101 收藏人次:3088200
1.生在下巴的鬍子。後泛指鬍鬚。通「鬚」。《說文解字.須部》:「須,頤下毛也。」《漢書.卷一.高帝紀上》:「高祖為人,隆準而龍顏,美須髯。」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