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53.371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下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從臺上走下來。如:「下臺一鞠躬。」
2.比喻解除職務。如:「他幹了一年部長,就下臺了。」
下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脫離窘困處境的途徑或方法。如:「你幫他找個下臺階,給他留點面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離去、退場。如:「鞠躬下臺」、「你上場換他下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高出地面的平坦地方。如:「舞臺」、「月臺」、「樓臺」、「亭臺」、「講臺」。
器物的底座。如:「燈臺」、「燭臺」。
機構名稱。如:「氣象臺」、「電視臺」、「天文臺」、「廣播電臺」。
對人尊稱的敬辭。如:「兄臺」、「尊臺」。
臺灣的簡稱。如:「臺澎金馬」、「美國在臺協會」。
量詞。用於計算機器或電子設備的單位。如:「一臺機器」、「兩臺電視」。
攻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揭發他人過失而加以抨擊。[例]因貪汙而備受攻訐的官員,輿論要求他下臺,以示負責。
內閣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種政府行政體制。起源於英國,在施政運作上是以內閣代替元首對議會負責,國家元首僅具名位而無實權。內閣需擬訂政策提交議會討論;並且督責所屬部會執行議會所通過的法律;議會對於無能或執政錯誤的內閣則可提出譴責或投不信任票,迫使內閣下臺
訾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責、批評。[例]他因監督不周惹來外界訾議,只得辭職下臺
陳永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亮)」,授予參軍職。之後陳永華一路支持北伐長江、輔佐鄭成功攻打臺灣。(註1)然而世事難料,鄭成功在攻下臺灣一年後便去世。鄭成功去世後,陳永華先後輔佐鄭經、鄭克臧,許多政事都仰賴陳永華規劃主持。永曆28年(1674)鄭經出兵福建時留守臺灣主持政事。鄭經響應三藩之亂西征,經過七年無疾而終,退守臺灣。西征失利後,失去權力的西征派馮錫範、劉國軒等人為了奪回權力,設計排擠陳永華,陳永華被迫辭官退隱,也導致馮、劉後來政變的成功。(註2)同年七月陳永華染上風寒,不久便撒手人寰,鄭氏王朝的朝政也漸趨敗壞。 施行政策 內政陳永華認為由於臺...
利溥三臺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悶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暗虧。《文明小史》第四○回:「眾人拍手大笑,弄得徐筱山下不來臺,要再說下去,知道沒有人理他的了,幸虧他見亮,彎一彎腰,走下臺去。他吃了這個悶虧,男子隊裡那個還敢上臺?只得告辭而去。」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