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資料庫查詢時間:677.7158 ms
共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排序方式:
關鍵字 |
搜尋次數 |
關聯性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僧不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沒用處。《醒世恆言.卷二○.張廷秀逃生救父》:「若揀個好的,也還有指望,倘一時沒眼色,配著一個不僧不俗,如醉如痴蠢物,豈不誤了終身。」
|
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
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尚,出家修行的男人。如:「僧侶」、「僧人」、「貧僧」、「老僧入定」、「僧多粥少」。
|
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風土民情。如:「風俗」、「習俗」、「入境隨俗」、「移風易俗」。
一般的、普通的、大眾化的。如:「通俗」、「俗套」、「俗文學」。
不雅、不入流的。如:「俗氣」、「低俗」、「鄙俗」、「俗不可耐」。
平凡的、平庸的。如:「庸俗」、「俗人」、「凡夫俗子」。
泛指塵世人間。如:「俗世」、「俗緣」、「俗念」、「還俗」。
|
不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凡庸淺陋,有別於一般流俗。《儒林外史》第一回:「自小看他長大,如此不俗,所以敬他、愛他,時時和他親熱,邀在草堂裡坐著說話兒。」《紅樓夢》第三七回:「黛玉道:『既然定要起詩社,咱們就是詩翁了,先把這些姐妹叔嫂的字樣改了纔不俗。』」
|
赤手空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手中空無一物。《西遊記》第二回:「足下踏一對烏靴,不僧不俗,又不像道士神仙,赤手空拳,在門外叫哩。」亦沒有一點憑藉。《孤本元明雜劇.陳母教子.第四折》:「他將那孩兒錦親身托獻。這的是苦百姓赤手空拳,我依家法親責當面。」
|
空拳赤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是「空拳」,合義併用成「赤手空拳」一語,用來指手中空無一物。如《西遊記》第二回:「足下踏一對烏靴,不僧不俗,又不像道士神仙,赤手空拳,在門外叫哩。」亦用於形容沒有一點憑藉,如:「赤手空拳闖事業。」
|
白手空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就是「空拳」,合義併用成「赤手空拳」一語,用來指手中空無一物。如《西遊記》第二回:「足下踏一對烏靴,不僧不俗,又不像道士神仙,赤手空拳,在門外叫哩。」亦用於形容沒有一點憑藉,如:「赤手空拳闖事業。」
|
僧不僧,俗不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不像樣、不倫不類。《醒世姻緣傳》第二回:「只是大官人僧不僧,俗不俗,不成道理。」
|
胡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裝瘋賣傻。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別的都僧不僧、俗不俗、女不女、男不男,只會齋得飽,也只向那僧房中胡渰,那裡怕焚燒了兜率伽藍。」
|
![]() |
貓頭鷹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