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0.0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平等與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平等與教育的關聯,始於西方十八、十九世紀時,許多法國啟蒙思想家以為所有人在潛在能力方面都是平等的,而人性中之所以有不平等現象發生,是由於偶然和教育的關係。因此他們認為如果要克服人性中不平等的現象,必得由平等的教育作起。
  法國十八世紀的啟蒙思想家艾爾維修(C.A. Helvetius, 1715~1771),受到感覺論(Sensationalism)的影響,在他的名著〔論精神〕(De I'Esprit)中,企圖證明人的所有心靈能力,在感官中均有其根源。艾爾維修並認為在人的心智組織(mental organization)中,並沒有任何「不平等」的原因可以解釋表面存在的種種不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和、同、跟。如:「男與女」、「我與你」、「山與水」、「與民同樂」。
給。如:「贈與」、「授與」、「付與」、「與人方便」。
結交、交往。如:「人之相與,貴在誠信。」
贊、助。如:「與人為善」。
推舉、選拔。如:「選賢與能」。
等待。如:「時不我與」。
同類、朋黨。如:「民胞物與」。
參加。如:「參與」、「與會」、「與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生產。如:「生育」、「生兒育女」。
使存活、長大。如:「育嬰」、「育幼」。
栽培、教導。如:「教育」、「訓育」、「培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凹凸、不傾斜、無高低之分的。如:「平坦」、「水平」、「平滑」。
均等。如:「平等」、「公平」、「平衡」。
普通、尋常、不特別。如:「平凡」、「平常」、「平淡無奇」。
安舒無事。如:「平安」、「太平」、「和平」。
冷靜安定。如:「心平氣和」、「平心靜氣」。
止息、使安定。如:「平息」、「平亂」、「平定」。
中古聲調四聲(平、上、去、入)之一。又分為陰平、陽平。如「東」、「江」、「文」、「凡」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品級、次第。如:「等級」、「優等」、「上等」、「甲等」、「劣等」。
指數量相同、次第相齊。如:「相等」、「等於」、「平等」。
待、候。如:「等待」、「等車」、「等候」。
表刪節的用語。如:「這次畫展參展的作品有書法、國畫、素描等等。」
教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教導培育。《孟子.盡心上》:「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樂也。」
2.一種有關培植人才,訓練技能,以支應於國家建設、社會發展的事業。
平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彼此同等、相等。《文明小史》第一八回:「無論他是什麼人,我等皆當平等相看,把他引而進之,豈宜疏而遠之?」
2.縣名。在河南省洛陽縣西南,位於伊河之西。
不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凹凸、不平坦。《文選.張衡.思玄賦》:「天蓋高而為澤兮,誰云路之不平。」
2.不公平。《漢書.卷三一.陳勝項籍傳》:「項王為天下宰,不平。」
3.心中不滿意。含有氣憤的意味。《楚辭.宋玉.九辯》:「貧士失職,而志不平。」《三國演義》第三三回:「眾將聞言,俱懷不平。」
4.身體不適。唐.徐堅《初學記.卷一七.孝弟四.事對》:「郁察母顏色不平,輒復不食。」
:::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