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76.153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停止、不撤除、不摒棄。《楚辭.宋玉.招魂》:「娛酒不廢,沉日夜些。」三國魏.曹植〈求自試表〉:「臣聞明主使臣,不廢有罪,故奔北敗軍之將,用秦魯以成其功。」
殘而不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形容人不因身體上的缺陷,而更加奮發向上。如:「他喪失雙手而卻能以雙腳作畫,這種殘而不廢的精神,真是令人佩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捨棄不用。如:「報廢」、「廢除」、「廢止」、「半途而廢」。
沒有用處的。如:「廢紙」、「廢話」、「廢水」、「廢物利用」。
肢體殘缺或功能不健全。如:「殘廢」。
衰敗、毀壞。如:「百廢待興」。
揠苗助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0.明.吳寬〈心耕記〉:「夫孟子以農為喻者尚有之。揠苗助長,心不忘乎集義之戒也;舍己芸人,心不廢乎自修之訓也。」
眾口鑠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語.周語下》二十四年.鍾1>成,伶人告和。王謂伶州鳩曰:「鍾果和矣。」對曰:「未可知也。」王曰:「何故?」對曰:「上作器,民備樂2>之,則為和。今財亡民罷3>,莫不怨恨,臣不知其和也。且民所曹4>好,鮮5>其不濟也。其所曹惡,鮮其不廢也。故諺曰:『眾心成城6>,眾口鑠金7>。』三年之中,而害金8>再興焉,懼一之廢也。」王曰:「爾老耄矣!何知?」二十五年,王崩,鍾不和。 〔注解〕 (1) 鍾:通「鐘」。 (2) 樂:贊成。 (3) 財亡民罷:浪費金錢,又使民眾勞苦不堪。罷,通「疲」,勞累。 (4) 曹:群眾。 (5) 鮮:音ㄒ│ㄢˇ,很少的意思。 (6) 眾心成城:眾人同心,力量...
瑕不掩瑜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瑕,玉的斑點。瑜,玉的光澤。瑕不掩瑜比喻事物雖有缺點,卻無損其整體的完美。《晉書.卷六九.周顗傳》:「顗招時論,尤其酒德,禮經『瑕不掩瑜』,未足韜其美也。」宋.邵博《邵氏聞見後錄》卷四:「惜哉仲淹,壽不永乎,非不廢是,瑕不掩瑜,雖未至于聖,其聖人之徒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連詞:(1) 表示並列。[例]秀外而慧中。 (2) 表示承接。[例]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學而》) (3) 表示假設。[例]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論語.為政》) (4) 表示因果。[例]君子見幾而作,不俟終日。《易經.繫辭下》) (5) 表示轉折。[例]殘而不廢
數典忘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左傳.昭公十五年》十二月,晉荀躒如周,葬穆后,籍談為介。……文伯揖籍談。對曰:「諸侯之封也,皆受明器於王室,以鎮撫其社稷,故能薦彝器於王。晉居深山,戎狄之與鄰,而遠於王室。王靈不及,拜戎不暇,其何以獻器?」王曰:「叔氏,而忘諸乎?叔父唐叔,成王之母弟也,其反無分乎?……夫有勳而不廢,有績而載,奉之以土田,撫之以彝器,旌之以車服,明之以文章,子孫不忘,所謂福也。福祚之不登,叔父焉在?且昔而高祖孫伯黶,司晉之典籍,以為大政,故曰籍氏。及辛有之二子董之晉,於是乎有董史。女,司典之後也,何故忘之?」籍談不能對。賓出,王曰:「籍父其無後乎!數典而忘其祖。」
眾志成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國語.周語下》二十四年,鍾成,伶人告和。王謂伶州鳩曰:「鍾果和矣。」對曰:「未可知也。」王曰:「何故?」對曰:「上作器,民備樂1>之,則為和。今財亡民罷2>,莫不怨恨,臣不知其和也。且民所曹3>好,鮮4>其不濟也。其所曹惡,鮮其不廢也。故諺曰:『眾心成城,眾口鑠金5>。』三年之中,而害金6>再興焉,懼一之廢也。」王曰:「爾老耄矣!何知?」二十五年,王崩,鍾不和。 〔注解〕 (1) 樂:贊成。 (2) 財亡民罷:浪費金錢,又使民眾勞苦不堪。罷,通「疲」,勞累。 (3) 曹:群眾。 (4) 鮮:音ㄒ│ㄢˇ,很少的意思。 (5) 眾口鑠金:眾口所毀,雖金石猶可銷。見「眾口鑠金」。 (6...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