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9.3173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恨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遺憾、不抱恨。《三國演義》第四回:「聞司徒有七寶刀一口,願借與操入相府刺殺之,雖死不恨!」《喻世明言.卷二二.木綿菴鄭虎臣報冤》:「吾今日上報父仇,下為萬民除害,雖死不恨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中懷怨。如:「恨意」、「仇恨」、「恨之入骨」。
憾事。如:「遺恨」、「抱恨而終」、「自古多情空餘恨」。
後悔。如:「悔恨萬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假如、如果。《韓非子.內儲說下》:「王甚喜人之掩口也,為近王,必掩口。」《史記.卷三八.宋微子世家》:「今誠得治國,國治身死不恨。為死,終不得治,不如去。」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困頓。《後漢書.卷二八下.馮衍傳》:「貧而不衰,賤而不恨,年雖疲曳,猶庶幾名賢之風。」唐.章懷太子.注:「曳,猶頓也。」(二)(讀音)ㄧㄝˋ yè
落井下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唐.韓愈〈柳子厚墓誌銘〉(據《韓昌黎文集.卷七》引)元和中,嘗例召至京師,又偕出為刺史,而子厚得柳州……中山劉夢得禹錫亦在遣中,當詣播州。子厚泣曰:「播州非人所居,而夢得親在堂,吾不忍夢得之窮,無辭以白其大人;且萬無母子俱往理。」請於朝,將拜疏,願以柳易播,雖重得罪,死不恨。遇有以夢得事白上者,夢得於是改刺連州。嗚呼!士窮乃見節義。今夫平居里巷相慕悅。酒食游戲相徵逐,詡詡1>強笑語以相取下,握手出肺肝相示,指天日涕泣,誓生死不相背負2>,真若可信;一旦臨小利害,僅如毛髮比,反眼若不相識,落陷阱,不一引手3>救,反擠之又下石焉者,皆是也。此宜禽獸夷狄所不忍為,而其人自視以為得計,聞子厚之風,亦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掩蓋、關閉。《淮南子.脩務》:「攄書明指以示之,雖闔棺亦不恨矣。」《文選.潘岳.寡婦賦》:「靜闔門以窮居兮,塊煢獨而靡依。」
而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表示限制或讓步的語助詞,相當於口語中的「罷了」。晉.陸機〈謝平原內史表〉:「肝血之誠,終不一聞,所以臨難慷慨而不能不恨恨者,惟此而已。」《三國演義》第二二回:「百僚鉗口,道路以目;尚書記朝會,公卿充員品而已。」
深惡痛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的人,也就是最沒有道德標準的人。所以孔子最厭惡這種人。南宋理學家朱熹對於這段話的注釋是:「過門不入而不恨之,以其不見親就為幸,深惡而痛絕之也。」他認為孔子對鄉愿過門不入並不覺遺憾,反以能不見、不接近他們感到慶幸,可見他對這種人是多麼厭惡。後來「深惡痛絕」演變為成語,用來指厭惡、痛恨到極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鳥雀。同「雀」。《續漢書志.第一四.五行志二》:「中平三年八月中,懷陵上有萬餘爵,先極悲鳴,已因亂鬥相殺,皆斷頭,懸著樹枝枳棘。」宋.陸游〈村居〉詩:「不恨閑門可羅爵,本知窮巷自多泥。」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