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13.409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測之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暗得無法測量的深淵。比喻危險的地方。《戰國策.魏策三》:「今秦不可知之國也,猶不測之淵也。」漢.劉向《說苑.卷九.正諫》:「上懸之無極之高,下垂之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且猶知哀其將絕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此、這、這個。用以代替人、事、物。如:「言之成理」、「取而代之」、「總而言之」、「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助詞:相當於「的」。如:「莫逆之交」、「緩兵之計」、「前車之鑑」、「在天之涯」、「三分之一」、「三口之家」。
往、到。如:「不知所之」、「吾欲之南海」、「先生將何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深水。如:「山淵」、「淵海」、「淵泉」、「如臨深淵」。
深厚的。如:「淵博」、「淵識」、「淵廣」。
淵源:本源、根源。如:「大多數的年輕人都不知道自己姓氏的淵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丈量、度量。如:「測量」、「目測」、「測定」、「測試」。
推想、估量。如:「預測」、「推測」、「猜測」。
不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能預料。晉.潘岳〈閞中詩〉:「重圍克解,危城載色,豈曰無過,功亦不測。」《三國演義》第一三回:「傕性不測,況今兩雄不並立,倘彼酒後置毒,妾將奈何?」
2.意外或不能預料的禍害。元.楊顯之《瀟湘雨.楔子》:「船便開,倘若有些不測,只不要抱怨我。」《三國演義》第三回:「公必欲去,我等引甲士護從,以防不測。」
千鈞一髮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樣大。〔參考資料〕 《漢書.卷五一.賈鄒枚路傳.枚乘》夫以一縷之任,係千鈞之重,上縣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
驚濤駭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義︰猶「驚濤駭浪」。見「驚濤駭浪」條。 01.宋.歐陽修《歸田錄.自序》:「當其驚風駭浪,卒然起於不測之淵,而蛟鱷黿鼉之怪,方駢首而闖伺。」 02.《兒女英雄傳.第一一回》:「把一樁驚風駭浪的大案,辦得來雲過天空。」
目不交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1>以布衣2>猶難之,今陛下親以王者脩之,過曾參孝遠矣。夫諸呂用事,大臣專制,然陛下從代乘六乘傳馳不測之淵,雖賁育之勇不及陛下。陛下至代邸,西向讓天子位者再,南面讓天子位者三。夫許由一讓,而陛下五以天下讓,過許由四矣。且陛下遷淮南王,欲以苦其志,使改過,有司衛不謹,故病死。」於是上乃解,曰:「將奈何?」盎曰:「淮南王有三子,唯在陛下耳。」於是文帝立其三子皆為王。盎由此名重朝廷。 〔注解〕 (1) 曾參:西元前505∼前436,春秋時魯國武城(在今山東省費縣西南)人,字子輿。曾點之子,為孔子弟子。性至孝,相傳《大學》為其所述;又作《孝經》,以其學傳子思,子思傳孟子。後世尊稱為宗聖、曾子。 ...
穩如泰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也,為吳王濞郎中。吳王之初怨望謀為逆也,乘奏書諫曰:……夫以一縷之任,係千鈞之重,上縣無極之高,下垂不測之淵,雖甚愚之人,猶知哀其將絕也。馬方駭鼓而驚之,係方絕又重鎮之;係絕於天不可復結,隊入深淵難以復出。其出不出,間不容髮。能聽忠臣之言,百舉必脫。必若所欲為,危於絫卵,難於上天;變所欲為,易於反掌,安於太山。今欲極天命之壽,敝無窮之樂,究萬乘之勢,不出反掌之易,以居泰山之安,而欲乘絫卵之危,走上天之難,此愚臣之所以為大王惑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