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43.666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睹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糊裡糊塗,不明事理。元.姚守中〈粉蝶兒.性魯心愚套.十二月〉曲:「被這廝添錢買我離桑樞,不睹是牽咱過前途。」元.張養浩〈寨兒令.乾送行〉曲:「來與去不曾停,幾曾經,不睹是的晉淵明。」也作「不賭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作動詞,表示肯定的意思。如:「他是男人」、「地上都是水」。
表加強語氣。如:「是誰偷的?」
對、正確。與「非」相對。如:「是非黑白」、「積非成是」、「實事求是」。
答應之詞。如:「是,我這就去。」、「是,我馬上就來。」
贊同。如:「是古非今」、「深是其言」。
事情。如:「國是」。
指示代名詞。等於「這」、「此」。如:「是日」、「是可忍,孰不可忍?」
用在句中,使賓語提前。如:「惟命是從」、「惟利是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看見。如:「有目共睹」、「視若無睹」、「慘不忍睹」、「睹物思人」。
不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不見,見不到、沒見到。《文選.陸機.苦寒行》:「不睹白日景,但聞寒鳥喧。」《文選.任昉.齊竟陵文宣王行狀》:「僕妾不睹其喜慍,近侍莫見其傾弛。」
2.不等待。《七國春秋平話.卷中》:「鄒文簡出馬叫曰:『太平不睹來朝,輸贏定在今日!』」
撐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懂事、通曉事理。元.張壽卿《紅梨花》第一折:「這秀才忒撐達,將我問根芽。」明.高明《琵琶記.伯喈思家》:「這壁廂道咱是個不撐達害羞的喬相識,那壁廂道咱是個不睹是負心的薄幸郎。」
不賭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明事理、糊裡糊塗。宋.晁端禮〈步蟾官.昨宵爭個甚閒事〉詞:「奴哥一向不賭是,算誰敢,共他爭氣。」也作「不睹是」、「不睹事」、「不賭時」。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