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30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3.6001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深入探查。《三國演義》第九回:「昔楚莊王絕纓之會,不究戲愛姬之蔣雄,後為秦兵所困,得其死力相救。」《紅樓夢》第六九回:「鳳姐聽了不信,說:『你要扯謊,我再使人打聽出來,敲你的牙。』自此,方丟過不究。」
既往不究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究,追究。「既往不究」指已經過去的事不再追究。《負曝閑談》第四回:「你們祖上又不曾做官做府,哪裡來這許多產業?一定是盤剝重利,所以有這些不義之財。現在本縣既往不究,一概充公便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查詢、追問。如:「追究」、「既往不究」。唐.韓愈〈原毀〉:「舉其一,不計其十,究其舊,不圖其新。」
韜光養晦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鋒芒畢露 例句中國古代在兵馬倥傯之際,文人有兩種路途,一是捨身救世;另一即是韜光養晦,隱於世外,不究外間之事。 修辭譬喻 對偶 參考資料多功能成語彙編 泰宇出版公司 p155實用成語辭典 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p776
教學相長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2.《韓詩外傳》卷三:「雖有善道,不學不達其功,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不究。不足,故自愧而勉;不究,故盡師而熟。由此觀之,則教學相長也。」
耳提面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3.清.張伯行〈朱子語類輯略序〉:「理無微而不析,道無往而不貫,學無弊而不究,開卷如耳提面命,循循善誘,各極其量。」
矯枉過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墓何名乎?」「子之復仇,臣之討賊,至誠感天,矯枉過直。乳狗哺虎,不計禍福。大道不誅,誅首惡。子胥笞墓不究也。」 〔注解〕 (1) 典故或見於《漢書.卷一四.諸侯王表》。 (2) 子胥:伍員(?∼西元前664),字子胥,春秋楚人。與父兄俱仕楚,楚平王聽信讒言,殺其父兄,後逃亡吳國,佐吳伐楚,並得以使己復仇雪恥。又吳王夫差滅越國後,欲釋越王句踐回國,伍員極力諫阻,夫差不聽,反而聽信讒言殺了他。伍員死前預言越必滅吳,九年後果然應驗。 (3) 笞:音ㄔ,用鞭或竹板打。 (4) 卒王:指楚平王。 (5) 昭王:春秋時楚人,生卒年不詳。平王之子,名壬。伍員助吳王闔廬攻楚,入楚都城郢時,楚昭王出...
既往不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喀爾喀土謝圖汗部》:「爾等遵旨服罪,朕不咎既往,其應歸巴林人畜缺少之數,悉從寬免。」 參考詞語︰既往不究注音︰ㄐ|ˋ ㄨㄤˇ ㄅㄨˋ ㄐ|ㄡˋ漢語拼音︰jì wǎng bù jiù釋義︰即「既往不咎」。見「既往不咎」條。 01.《痛史.第一三回》:「既往不究,以後再辦起事來,審慎點就是了。」
比比皆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1.宋.朱弁《曲洧舊聞》卷七:「秉筆之士所用故實,有淹貫所不究者,有蹈前人舊轍而不討論所從來者,譬侏儒觀戲,人笑亦笑。謂眾人決不誤我者,比比皆是也。」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