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36.963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證自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證自明(簡稱自明)指某個命題(proposition)不需經過論證(argument)或呈現證據,其真理性(truth)就能立即獲得肯定。
  古希臘斯多噶學派(Stoics)認為有些觀念是不證自明的,例如整體等於部分的總和,他們稱此類不證自明的觀念為「共同觀念」(common notions),共同觀念是所有人類共有的基本觀念,用以作為知識的起點。此外,共同觀念尚包括善惡及神的觀念在內。後來中世紀的奧克漢(William Ockham, 1285~1349)曾將一般命題(general propositions)的證明分為兩類:自明的(per se nota)命題與經驗證明的...
不證自明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證自明理論(an axiomatic theory of organizations)海格的不證自明理論係擷取韋柏、巴納德的早期研究,根據結構變項(structural variables)與功能變項(functional variables)的關係而發展出來。海格所提出的不證自明理論,包括八個組織變項,其中四個代表方法,四個代表目的;代表方法即為結構變項,代表目的即為功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身。如:「自己」、「自身」、「自我」、「自個兒」、「各人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
從、由。如:「自此」、「自從」、「自古至今」、「自小到大」。
當然。如:「自然」、「自不待言」、「自屬有效」。
主動的。如:「自覺」、「自願」、「自動」、「自發」。
起源的地方。如:「其來有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光亮。如:「明亮」、「光明」、「明暗」。
時序次於現今的。如:「明年」、「明天」。
了解、通曉。如:「明理」、「明白」、「深明大義」。
清楚。如:「明辨是非」、「耳聰目明」、「黑白分明」。
視力、視覺。如:「失明」。
公開、顯露的。如:「明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
聰慧,有智慧的。如:「聰明」。
朝代名。
明明:顯然如此、確實。如:「這事明明是他做的,他卻不承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斷定事實。如:「證明」、「證實」、「推證」、「論證」。
憑據。如:「人證」、「證據」、「停車證」、「借書證」、「足以為證」。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