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4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15.62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不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多加細思、考慮。《樂府詩集.卷七三.雜曲歌辭一三.古辭.焦仲卿妻》:「作計何不量!先嫁得府吏,後嫁得郎君,否泰如天地,足以榮汝身。」明.唐順之〈贈李司訓遷官臨安序〉:「今則不然,不量其人之能與不能也,率然授之為師。」
不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己不能正確的衡量自己的力量。多指過於高估自己。《鏡花緣》第八七回:「你教管家去回他,就說我們殿試都是徼倖名列上等,並非真才實學,何敢自不量力,妄自談文。」《文明小史》第二九回:「你也真正自不量力,癩蝦蟆想吃天鵝肉了。」也作「不自量力」。
不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能正確估量自己的能力。多指過於高估自己。《左傳.隱公十一年》:「不度德,不量力。」《三國演義》第三八回:「備不量力,欲伸大義於天下,而智術淺短,迄無所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否定詞。有不是、未、非等義。如:「不能」、「不法」、「不久」、「不容易」、「不好吃」、「拿不動」。
用於句末,表示疑問的語氣。如:「你明天陪我去不?」
用來加強語氣,往往與「好」字連用。如:「這場戲好不精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由估算而得的結果。如:「重量」、「分量」。
可以容納的程度。如:「容量」、「酒量」、「飯量」。
人可以承受的限度。如:「度量」、「器量」。
估計、審度。如:「不自量力」、「量力而為」。
估算物體的長短、大小、輕重或高低等。如:「測量」、「量身」、「丈量」、「量溫度」。
商酌、思慮。如:「考量」、「估量」、「商量」。
蚍蜉撼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4 補充5 例句6 參考資料 解釋蚍蜉,一種大螞蟻。撼,搖晃。螞蟻企圖搖晃大樹。比喻自不量力。 出處唐 韓愈 <調張籍>詩:「蚍蜉撼大樹,可笑自不量力」 故事 補充(1)相似詞:螳臂擋車、班門弄斧(2)反異詞:量力而行、自知之明 例句憑你這種不純熟的實力,還想和奧運選手同臺較量,簡直是蚍蜉撼樹。 參考資料金淵博、曾鴻儒合編<多功能成語典>,p,234,金安文教機構
夸父逐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解釋2 出處3 故事4 補充5 例句6 參考資料 解釋比喻行事不自量力。 出處戰國 鄭 列禦寇<列子湯問>:「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於隅谷之際,渴欲飲,赴飲河渭。河渭不足,將走北飲大澤,未至,道處。」 故事夸父原本住在極為偏遠的山裡,有四丈高,手上常拿著一之桃木杖,把著兩條黃蛇。他喜歡雲遊四方,經常和帝堯的兒子丹朱到處遊玩。據說夸父跑的很快,從天地的極東跑到極西,花不到一天的時間。有一天,他觀察太陽一會兒,忽然心血來潮,說:「我要追到太陽。」說著,便開始說著太陽跑,但是追了半天還是追不到。他聽說太陽白天在天空...
螳臂當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近義:以卵擊石,自不量力,夸父逐日,蚍蜉撼樹反義:泰山壓卵,量力而行辨似: 「螳臂當車」及「蚍蜉撼樹」都是用來比喻不自量力。 「螳臂當車」側重於妄圖阻止;「蚍蜉撼樹」則側重於妄圖動搖。 螳臂當車 蚍蜉撼樹 辨似例句 ○ ㄨ 任何人企圖阻礙改革的腳步,都將只是~,毫無作用。 ㄨ ○ 儒家學說自有長處,不是他~所能動搖的。
以卵擊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比喻自不量力或以弱攻強,結果必然失敗。參見「以卵投石」條。《三國演義》第四三回:「劉豫州不識天時,強欲與爭,正如以卵擊石,安得不敗乎?」《封神演義》第五三回:「今將軍將不過十員,兵不足二十萬,真如群羊鬥虎,以卵擊石,未有不敗者也。」
危如累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危如累卵」原作「危猶累卵」。《韓非子》的〈十過〉篇,內容是舉出辦理國事的十種重要的過失:小忠、小利、行僻、好音、貪愎、耽於女樂、離內遠遊、不聽忠臣、內不量力、國小無禮。再舉出故事加以證驗,說明若犯了這十種過失,即足以危身亡國。其中最後一項:國小無禮,韓非舉的例子是:從前晉國公子重耳在各國間流亡,經過曹國時,曹共公聽說重耳駢脅,就沒禮貌地趁重耳洗澡時跑去觀看。公子重耳因亡命他國,所以隱忍未發。當時曹國臣子叔瞻和釐負羈也在一旁,叔瞻勸諫曹共公說:「我看公子重耳不是個平常人,將來一定有所作為,您今天對他如此無禮,恐怕曹國就要受害了!」釐負羈也勸諫曹共公應該要禮遇公子重耳,但不為曹共公接受。後來公子...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