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891.918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丘吾子三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丘吾子三失」是丘吾子自認的三項損失,見〔孔子家語.致思〕。內容說孔子去齊國途中,聽見有人的哭聲非常悲傷,卻和失去親人者哭喪的悲哀不同,於是趕上前去,看見一個人拿著鐮刀,穿著素服在哭,因而問他的姓名,並問這不是下葬的場所,為什麼哭得這麼傷心。那個人說名叫丘吾子,因為有三項損失,年紀大了方才悔悟,已經不可追挽,所以才哭。孔子問他是那三項損失,他說:我年輕時追求學問,走遍天下,及至回到家鄉時,已經失去了父母(即父母在其外出時亡故),是第一個損失;年長後曾經奉事齊君(即為齊國之臣),然而齊君驕傲奢侈,不重視士人,使我奉獻君侯,治理國家的志節不得發揮,是第二個損失;我一生喜歡交朋友,而今已和朋友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地支的第一位。
時辰名。約當晚上十一點至凌晨一點。如:「子時」。
本指兒女,現專指兒子。如:「子女」、「獨生子」。
後代。如:「子嗣」、「多子多孫」。
植物的果實,或動物的卵。如:「蓮子」、「瓜子」、「桂子」、「松子」、「烏魚子」。
對一般人的通稱。如:「男子」、「女子」。
對有學問道德的人的尊稱。如:「孟子」、「孔子」。
顆粒狀細小而堅硬的東西。如:「子彈」。
與「母」相對的。如:「子音」、「子母扣」。
幼小的、稚幼的。如:「子薑」、「炸子雞」。
指輩分小、年紀輕的人。如:「子弟」、「小子」、「學子」。
對他人稱自己的配偶。如:「內子」、「外子」。
古代五等爵位的第四等。如:「公、侯、伯、子、男。」
一種中文傳統圖書的分類名稱,主要收錄諸子百家、天文算法、藝術類等著作。如:「子部」、「經、史、子、集」。
部首。
詞綴。放在名詞、動詞、形容詞、量詞等之後。如:「房子」、「車子」、「拍子」、「胖子」、「聾子」、「樣子」、「哪門子」、「兩下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我。如:「吾人」、「吾輩」。
我的。如:「吾友」、「吾妻」、「吾土吾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丟掉、遺落。如:「喪失」、「遺失」、「失而復得」、「失魂落魄」。
錯過、放過。如:「失之交臂」、「錯失良機」、「機不可失」。
找不到。如:「迷失方向」。
錯誤。如:「失誤」、「過失」、「言多必失」、「智者千慮,必有一失。」
脫離掌握。如:「失控」、「失足落水」。
違背、不合。如:「失信」、「失禮」、「失職」。
不稱心。如:「失意」、「失望」、「失志」。
改變,和常態不同。如:「失常」、「驚惶失色」、「痛哭失聲」。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三位。大寫作「參」,阿拉伯數字作「3」。
數量是三的。如:「三個」、「三人成虎」、「三代同堂」。
表示多數、多次。如:「三番兩次」、「一問三不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土山、小土堆。如:「丘陵」、「丘壑」、「沙丘」。
姓。
吾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子,為男子的美稱。故稱人吾子,有相親或敬愛之意。《左傳.隱公三年》:「光昭先君之令德,可不務乎?吾子其無廢先君之功。」《儀禮.士冠禮》:「某有子某,將加布於其首,願吾子之教之也。」
2.稱自己的兒子。《國語.魯語下》:「今吾子夭死,吾惡其以好內聞也。」《戰國策.秦策二》:「人告曾子母曰:『曾參殺人。』曾子之母曰:『吾子不殺人。』」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