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85.2552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並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同時。漢.揚雄〈羽獵賦〉:「各以並時而得宜,奚必同條而共貫。」晉.袁宏《後漢紀》卷二一:「陛下不復澄清善惡,俱與忠臣尚書令尹勳等並時顯封,使朱紫不別,粉墨雜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一起、同時。如:「並列」、「手腦並用」、「群雄並起」、「齊頭並進」、「並行不悖」。
而、且。連接詞。如:「並且」、「他到補習班報名,並繳交補習費。」
用於否定詞前,以加強否定語氣。如:「事情並非如此。」、「你別誤會,我並無惡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時候,一段的時間。如:「現時」、「古時」、「那時」。
一定的時間。如:「按時」、「準時」、「限時」。
機會。如:「時機」、「時來運轉」。
經常。如:「時常」、「時時」、「學而時習之」。
偶爾。如:「時好時壞」。
現在的、當前的。如:「時弊」、「時裝」、「時事」、「時局」。
量詞。用於計算時間的單位。一時為六十分。如:「這件事不是一時三刻的時間就可以完成。」
開源節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財貨的流通方式。所以英明的君主必須謹慎地維持這方面的和諧安定,節省不必要的支出,盡量開發其他財源,並時時考量調整各項收支,這樣天下就會富足,君主也不用為財政問題而煩惱了。後來「開源節流」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指開發財源,節省支出,以儲蓄財力。
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盛觀衰……著十二本紀,既科條之矣。”;〈表 (史書)|表〉以表格的方式排列整理事件次序或歷史動態,“並時異世,年差不明,作十表。”;〈書〉的內容有關歷代典章制度,“禮樂損益,律歷改易,兵權山川鬼神,天人之際,承敝通變,作八書”;〈世家〉描述影響深遠的家系或貴族事蹟,“二十八宿環北辰,三十輻共一轂,運行無窮。輔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列傳〉呈現的是歷史上各類人物的歷史表現與社會的種種樣貌,“扶義倜儻,不令己失時,立功名於天下,作七十列傳。”。不同於以往的史書,《史記》的寫作方式首開紀傳體之先河...
澄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3.弄清楚明白。晉.袁宏《後漢紀》卷二一:「陛下不復澄清善惡,俱與忠臣尚書令尹勳等並時顯封,使朱紫不別,粉墨雜糅。」
未卜先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5.《初刻拍案驚奇》卷一:「若是說話的同年生,並時長,有個未卜先知的法兒,便雙腳走不動,也拄個拐兒隨他同去一番也不妨的。」
過勿憚改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故事內容4 4.相似、相反詞4.1 相似詞4.2 相反詞5 5.例句 1.出處 《論語.學而》子曰:「君子不重則不威,學則不固。主忠信。無友不如己者。過則勿憚改。」後漢書·卷六十八:「事失宜正,過勿憚改。天下通喪,可如舊禮。」 2.語譯 賢者勇於認錯勇於改進,並時時警惕自己不再犯同樣的過錯。 3.故事內容 <<無>> 4.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迷途知返。 相反詞 執迷不悟。 5.例句 人非聖賢,誰能無咎,《書》不云乎,過勿憚改,放下屠刀,打個箕斗,立地成佛。
癲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部發作)、全面發作(失張發作、肌抽躍性發作、抽躍性發作)和無法分類之發作。醫生必須根據目擊者對患者翻並時的像廠實際情況所做的描述(如演變過程、持續時間、手腳動作),才具體,才能對患者有所幫助。兒童時期的癲癇症有:1. 兒童良性局部癲癇:好發於4~8歲兒童,通常在患者睡眠發病,先是般邊臉部抽動,無法出聲,接著是半邊或全身的獸腳抽動。不影響患者的智力,到青春期後便自然痊癒。2. 嬰兒點頭痙攣:發生於6個月至1歲幼兒,患童在發病時會密集的反覆點頭,有時合併手腳前身與軀幹彎曲,呈現膜拜狀。多半在剛睡醒時發病。患童通常有腦部病變,...
自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自行卑躬屈節。《禮記.曲禮上》:「夫禮者,自卑而尊人。」《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上.和熹鄧皇后紀》:「若並時進見,則不敢正坐離立,行則僂身自卑。」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