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9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73.18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中外公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民國前十七年(西元1895),由梁啟超主編、在北平發行的雜誌。為國人發行的第一份政論雜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部位。如:「正中」、「中間」。
裡、內。如:「書中」、「心中」、「夢中」。
介於高低、大小、好壞、強弱之間。如:「中等」、「中型」、「中度颱風」。
一半的。如:「中途」、「中夜」。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工作中」、「研究中」、「使用中」、「錄音中」。
正好、剛好。如:「適中」。
中國的簡稱。如:「中西合璧」、「古今中外」。
射中目標。如:「百發百中」。
得到。如:「中獎」、「中選」、「中籤」。
遭受、感染。如:「中傷」、「中風」、「中毒」、「中暑」。
合、符合。如:「中聽」、「中意」、「中規中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酬答、回應。如:「報答」、「報酬」、「善有善報」、「知恩圖報」、「以德報怨」、「投桃報李」。
用有敵意的行動對付別人。如:「報復」、「報仇」。
告知。如:「報告」、「報信」、「報案」、「報佳音」。
信息。如:「情報」、「警報」、「捷報」、「快報」。
電報。如:「發報機」。
新聞紙或刊物。如:「日報」、「晚報」、「公報」、「報社」、「報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自私的。如:「公平」、「公正」、「公道」。
大眾的。如:「公物」、「公海」、「公筷母匙」、「公眾人物」、「公共安全」、「北大西洋公約」。
國家的、政府的。如:「公營」、「公家機關」、「公務人員」、「公費留學」。
明白的讓大眾知道。如:「公開」、「公告」、「公布」、「公諸於世」。
大眾的事務。如:「公事」、「辦公」、「公私分明」、「因公忘私」、「假公濟私」。
古代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的第一位。
稱謂:A>祖父。如:「外公」。B>丈夫的父親。如:「公婆」。C>尊稱年老或有地位的人。如:「李公」、「趙公」。
屬雄性動物的。如:「公雞」、「公牛」。
公制度量衡的名稱。如:「公斤」、「公尺」、「公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不屬於某範圍裡面的稱為「外」。與「內」相對。如:「此外」、「除外」、「外面」、「屋外」、「門外」、「戶外活動」。
非自己所在或所屬的。如:「外國」、「外來語」、「外匯存底」、「古今中外」。
關係疏遠的。如:「別把我當外人。」、「你這麼客氣,就太見外了!」
母系親屬的。如:「外婆」、「外公」、「外甥」、「外孫」。
別的、其他的、非正式的。如:「外號」、「外史」、「外一章」、「飛狐外傳」。
外子:妻子對他人提及丈夫的稱呼。相對於「內人」而言。
外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稱母親的父親。《西遊記》第六七回:「聽見說拿妖怪,就是他外公也不這般親熱,預先就唱個喏!」《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九九回:「回來到了那邊,你叫我一聲外公,我認你做外孫罷!」也稱為「阿公」、「外祖父」。
中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內心和外表。《逸周書.卷六.謚法》:「行見中外,曰慤。」
2.中國和外國。《史記.卷一○.孝文本紀》:「夫久結難連兵,中外之國將何以自寧?」《後漢書.卷八九.南匈奴傳》:「宣帝之世,會呼韓來降,故邊人獲安、中外為一。」
3.中央與地方。《漢書.卷九.元帝紀》:「以用度不足,民多復除,無以給中外繇役。」《後漢書.卷七八.宦者傳.序》:「梁冀受鉞,跡因公正,恩固主心,故中外服從,上下屏氣。」
4.中表兄弟。漢.蔡琰〈悲憤詩〉二首之一:「既至家人盡,又復無中外。」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賞譽》:「阮千里姨兄弟,潘安仁中外,安仁詩所謂『子親伊始,我父唯舅。』」
公報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政府機關專為刊登法令法規或其他事項所發行的定期刊物。
2.國際會議結束後,對外發布的公開聲明,說明會中討論的結果。
百日維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清末自甲午戰敗後,中國朝野有志之士便提倡維新變法,其領導人物康有為以著書立論,發行中外公報主張變法,亦曾數次上書德宗,要求改革。其學生梁啟超則於上海主編時務報,鼓吹變法圖強。至清光緒二十四年(西元1898)德宗下詔變法,以康有為、譚嗣同等人推行新政。但以慈禧太后為主的守舊派反對變法,於是發動政變,德宗被幽禁,康、梁逃亡日本。因歷時僅一百零三天,故稱為「百日維新」。又因是年為戊戌年,故稱為「戊戌變法」。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