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中經     
瀏覽人次:251 收藏人次:0
1.宮中祕藏的經籍。《晉書.卷三九.荀勖傳》:「及得汲郡冢中古文竹書,詔勖撰次之,以為中經,列在秘書。」南朝梁.任昉〈王文憲集序〉:「於是采公曾之中經,刊弘度之四部。」
2.唐、宋國子監教諸生讀經或進士考試時,依文字的多寡,將經書分為大、中、小三級。隋唐稱《詩經》、《周禮》、《儀禮》為「中經」;宋稱《書經》、《易經》、《公羊》、《穀梁》、《儀禮》為「中經」。
3.中間經過。如:「從臺北到高雄,中經臺中。」
中經     
瀏覽人次:244 收藏人次:0
記載占卜技術書籍的通稱。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九.日家安命法》:「日家者流……推人之生年日月時,可以知休咎、定壽夭。其書曰:『百中經』。」
大經、中經、小經     
瀏覽人次:199 收藏人次:0
  大經、中經、小經,係唐代學校課程,依九經之分量,以為區別。據[唐六典]載,正經有九,[禮記]、[左傳]為大經,[毛詩]、[周禮]、[儀禮]為中經,[周易]、[尚書]、[公羊]、[穀梁]為小經。經之大小,主要決定於經文字數之多寡。
中經新簿]     
瀏覽人次:152 收藏人次:0
  [中經新簿]6卷,晉荀勗撰。勗字公會,曹魏時累官侍中,入晉封濟北邵公,拜中書監,進光祿大夫領祕書監,太康10年(289)卒,年約80。
  東漢內府的藏書,經過了一百多年,遭逢朝代的更替,首都的遷徙,當然有所亡佚,但也有新增。到了曹魏時代,錯亂已甚,有祕書郎鄭默,依據舊目,檢竅所藏,整理過一次,重新編了一部目錄,名[中經簿],意即內府藏書簿錄。這部目錄的卷數及分類,史冊未載,當時人僅論曰:「而今而後,朱紫別矣」。大抵仍沿[七略]分法,僅使目與書符合可供查檢而已,此目早佚。
  中國的學術,到了三國時代,嬗變甚劇,如先秦諸子學中之名墨縱橫已趨衰微,而史學詩賦,愈來愈盛,還...
中經     
瀏覽人次:121 收藏人次:0
  〔魏中經〕14卷,魏鄭默撰。成於魏明帝青龍3年(235),乃默仕魏為祕書郎時所作。默字思玄,〔晉書卷44.本傳〕稱鄭默「考覈舊文,刪省浮穢。中書令虞松謂曰:『而今而後,朱紫別矣。』阮孝緒〔七錄序〕亦云:「魏晉之世,文籍逾廣,皆藏在祕書中外三閣,魏祕書郎鄭默刪定舊文,時之論者,謂為朱紫有別」。
  此目不見著錄,鄭氏區類如何,亦不得而知。〔七錄序〕及〔隋書經籍志〕不言其體例有所變更,想係沿襲〔七略〕之分類。
    
瀏覽人次:29582 收藏人次:7428348
距離四方或兩端相等的部位。如:「正中」、「中間」。
裡、內。如:「書中」、「心中」、「夢中」。
介於高低、大小、好壞、強弱之間。如:「中等」、「中型」、「中度颱風」。
一半的。如:「中途」、「中夜」。
表示動作正在進行。如:「工作中」、「研究中」、「使用中」、「錄音中」。
正好、剛好。如:「適中」。
中國的簡稱。如:「中西合璧」、「古今中外」。
射中目標。如:「百發百中」。
得到。如:「中獎」、「中選」、「中籤」。
遭受、感染。如:「中傷」、「中風」、「中毒」、「中暑」。
合、符合。如:「中聽」、「中意」、「中規中矩」。
    
瀏覽人次:16276 收藏人次:853464
織布機或編織物上的直線,稱為「經」。
連接地球南、北兩極的假想直線。如:「東經」、「西經」。
常常。如:「經常」。
具有典範地位的著作。如:「易經」、「四書五經」。
記載宗教教義的書籍。如:「佛經」、「聖經」、「可蘭經」。
女性月經的簡稱。如:「經期」、「停經」。
從事、謀劃。如:「經商」、「經營」。
歷、過。如:「經過」、「經驗」、「經年累月」、「身經百戰」。
治理、管理。如:「經國大業」、「經世濟民」。
縊死。如:「自經而死」。
人體的脈絡。如:「經脈」、「經絡」、「七經八脈」。
一種中文傳統圖書的分類名稱,主要收錄儒家典籍及文字形、音、義方面的著作。如:「經部」、「經、史、子、集」。
三人成虎     
瀏覽人次:48695 收藏人次:2476434
到對方國家作為人質。在這種情況下,魏國的太子便被送往趙國作人質,魏王還派大臣龐葱隨行。龐葱知道朝廷之中經常有謠言中傷自己,這次前往趙國也不知道何時才會回來,他害怕魏王會聽信這些謠言,就在臨行之前去找魏王,說道:「大王,如果今天有一個人告訴大王,大街上出現了一隻老虎,大王會相信嗎?」魏王回答:「不會相信。」龐葱又問:「如果有第二個人說大街上出現了老虎,大王會相信嗎?」魏王回答:「那我就會半信半疑了。」龐葱繼續問道︰「如果有第三個人也說大街上出現了老虎,那大王會相信嗎?」魏王回答:「那我就不得不相信了。」龐葱接著說:「大街上本來不會出現老虎,這是顯而易見的事,但是傳謠言的人一多,就讓人不由得不相信...
躊躇滿志     
瀏覽人次:41737 收藏人次:2350731
《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譆,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1>歲更刀,割2>也;族庖3>月更刀,折4>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5>。彼節者有閒6>,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7>其於遊刃必有餘地8>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雖然,每...
游刃有餘     
瀏覽人次:31695 收藏人次:2189405
此處所列為「遊刃有餘」之典源,提供參考。 《莊子.養生主》庖丁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嚮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文惠君曰:「譆,善哉!技蓋至此乎?」庖丁釋刀對曰:「臣之所好者道也,進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无非牛者。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卻,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良庖歲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數千牛矣,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彼節1>者有閒2>,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閒,恢恢乎3>其於遊刃必有餘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