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06.26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事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同類的事。漢.王充《論衡.實知》:「放象事類以見禍,推原往驗以處來。」《後漢書.卷四六.陳寵傳》:「寵為昱撰辭訟比七卷,決事科條,皆以事類相從。」
2.文章中引用古事例典故以類比事理。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事類》:「事類者,蓋文章之外,據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者也。」
〔古今合璧事類備要〕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古今合璧事類備要〕,類書。計前集69卷、後集81卷、續集56卷,為宋謝維新輯。別集94卷、外集66卷,為宋虞載輯。謝維新,字去咎,建安(今福建建甄)人,太學生。虞載,字子厚,亦建安人。受坊主劉德亨之約而編是書。宋寶祐5年(1257)成4編,後另編外集以補之。前集以自然現象為主,分天文、地理等40門,子目491條;後集以與制職官為主,分君道、臣道等48門,子目416條;續集以姓氏稱謂為主,分姓氏、氏族等6門,子目570條;別集以都邑建築為主,分都邑、城守等6門,子目410條;外集補以上各集所未備,分16門,子目430條。5集共分116門,子目2,317條。每類先總論,或述源流,或作考索,或...
事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事類〕是劉勰著〔文心雕龍〕第三十八篇,論述寫作時援引類似的典故或成語,以至古書中文辭的方法。
  劉勰首先界定「事類」的意義,是文章在表達作者自己的意思之外,「據事以類義,援古以證今」,引用「成辭」來說明道理,用古人的事來徵實事情的義理,是聖賢偉大的謀議,也是經籍的常規。古人用事類於文章中的,有許多良好的例子,可以做為範式。
  寫作時用事類,一方面在於原有的才氣;一方面在於學習的工夫。學習不廣,就難於引用事義;才情不足,就不善運用辭藻。最好以才為主,以學為輔,天才與努力相合,才能寫出佳作。所以要學識廣博,用典簡要,考校選擇要精確,所取的義理要翔實。如是雖然引用的是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類的所作所為,都稱為「事」。如:「事情」、「人事」、「事與願違」。
職業。如:「謀事」、「事業」、「事求人」、「人浮於事」。
關係、責任。如:「當事人」、「沒你的事,請別插手!」
變故。如:「出事了!」、「交通事故」、「平安無事」、「九一八事變」。
奉養。如:「事奉父母」。
做。如:「大事宣傳」、「不事生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相似。如:「類似」、「相類」。
由相同或相似的人、事、物聚合而成的種別。如:「人類」、「種類」、「類別」、「分門別類」、「物以類聚」。
大概、大抵。如:「大類」、「類皆如此」。
量詞。用於計算事物類別的單位。如:「兩類情況」、「三類貨物」。
結草銜環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雙親早亡,此身無所倚,蒙週濟,若得太公收留取,結草啣環當報你。」 02.《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銘心鏤骨,感德難忘。結草啣環,知恩必報。」 參考詞語︰銜環結草注音︰ㄒ|ㄢˊ ㄏㄨㄢˊ ㄐ|ㄝˊ ㄘㄠˇ漢語拼音︰xián huán jié cǎo釋義︰即「結草銜環」。見「結草銜環」條。 01.《鏡花緣.第三六回》:「阿母如肯垂憐,明日回船,將兒臣攜帶同去。倘脫虎穴,自當銜環結草,以報大恩。」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大聲責罵。如:「呵責」、「呵叱」。《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惠嗣公使人偽關市,關市呵難之。」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事類》:「管庫隸臣,呵強秦使鼓缶。」
不學無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學問才幹。《幼學瓊林.卷四.文事類》:「開卷有益,宋太宗之要語;不學無術,漢霍光之為人。」《官場現形記》第五六回:「此時制臺正想振作有為,都說他的人是個好的,只可惜了一件,是犯了『不學無術』四個字的毛病。」
奇貨可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珍異的貨品,可以收藏聚集起來,等候高價出售。語出《史記.卷八五.呂不韋傳》:「子楚,秦諸庶孼孫,質於諸侯,車乘進用不饒,居處困,不得意。呂不韋賈邯鄲,見而憐之,曰:『此奇貨可居。』」後比喻仗恃某種專長或有利用價值的東西作為資本以謀利。《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事有大利,曰奇貨可居。」
班門弄斧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班,魯班,古代巧匠。「班門弄斧」指在巧匠魯班門前玩弄大斧。比喻在行家面前賣弄本事,不自量力。《三國演義》第一一三回:「今搦吾鬥陣法,乃『班門弄斧』耳!」《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班門弄斧,不知分量。」也作「弄斧班門」、「般門弄斧」。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