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50.0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于于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徐行的樣子。唐.韓愈〈上宰相書〉:「枯槁沉溺魁閎寬通之士,必且洋洋焉動其心,峨峨焉纓纓其冠,于于焉而來矣。」
2.自足的樣子。《莊子.應帝王》:「其臥徐徐,其覺于于。」唐.白居易〈和朝回與王鍊師游南山下〉詩:「興酣頭兀兀,睡覺心于于。」也作「杅杅」。
3.相連不絕的樣子。唐.柳宗元〈晉問〉:「黿鼉詭怪,于于汨汨。」元.蒲道源〈閑居紀事〉:「凌晨出求糴,于于如櫛比。」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介詞。同「於」。如:「忠于職守」、「出于自願」、「生于臺北」、「取之于民,用之于民。」
姓。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或。《莊子.應帝王》:「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一以己為馬,一以己為牛。」
徐徐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安穩的樣子。《莊子.應帝王》:「泰氏其臥徐徐,其覺于于。」唐.蕭穎士〈江有楓〉詩:「君子居焉,惟以宴醑,其樂徐徐。」
瞳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蒙昧無知。漢.王充《論衡.自然》:「三皇之時,坐者于于,行者居居,乍自以為馬,乍自以為牛,純德行而民瞳矇,曉惠之心未形生也。」《後漢書.卷六○下.蔡邕傳》:「童子不問疑於老成,瞳矇不稽謀於先生。」
居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安靜的樣子。《莊子.盜跖》:「神農之世,臥則居居,起則于于。」漢.王充《論衡.自然》:「三皇之時,坐者于于,行者居居。」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