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1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30.3085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五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五服以內的親屬。指高祖、曾祖、祖、父、己身五代。《文選.陳琳.為袁紹檄豫州文》:「所愛光五宗,所怨滅三族。」北齊.顏之推〈觀我生賦〉:「疇百家之或在,覆五宗而翦焉。」
2.同母者為一宗。五宗,一父五母所生的子女。見《史記.卷五九.五宗世家》。
禪門五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中國禪宗在慧能之後,形成的五支派。即臨濟、溈仰、雲門、法眼、曹洞五宗派。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祖先。如:「祖宗」、「宗廟」、「宗祠」、「列祖列宗」。
家族。如:「同宗」、「宗親」、「宗族」。
派別。如:「宗派」、「北宗」、「南宗」。
主要的。如:「宗旨」、「宗祖國」。
尊敬。如:「宗仰」。
眾人所景仰的對象。如:「文宗」、「詩宗」、「一代宗師」。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產生的驚奇和敬畏心理,構成一種勸善罰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
量詞。用於計算交易或事物數量的單位。如:「一宗買賣」、「數宗公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自然數的第五位。大寫作「伍」,阿拉伯數字作「5」。
數目是五的。如:「五個」、「五子棋」、「五線譜」、「陰陽五行」、「五權憲法」、「五體投地」。
次第是五的。如:「五更天」、「小學五年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6.變為、成為。《詩經.小雅.十月之交》:「高岸為谷,深谷為陵。」《史記.卷五九.五宗世家》:「王服所犯,遂自殺。國除,地入于漢,為廣陵郡。」
史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子),濟東王劉彭離(梁孝王子),⼭陽哀王劉定(梁孝王子),濟陰哀王劉不識(梁孝王子) 史記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 第二十九-漢景帝十三子為王:栗姬子:河間獻王劉德,臨江哀王劉閼於,臨江閔王劉榮;程姬子:魯共王劉餘,江都易王劉非,膠西於王劉端;賈夫人子:趙王劉彭祖,中山靖王劉勝 (西漢)|劉勝;唐姬子:長沙定王劉發;王兒姁|王夫人兒姁子:廣川惠王劉越,膠東康王劉寄,清河哀王劉乘,常山憲王劉舜。 史記卷六十 三王世家 第三十-漢武帝六子中的三子:王夫人 (漢武帝)|王夫人子:⿑懷王劉閎;李姬 (漢武帝)|李姬子:燕剌王劉旦、廣陵...
宗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同母的兄弟。《史記.卷五九.五宗世家》:「孝景皇帝子凡十三人為王,而母五人,同母者為宗親。」
家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家人,多指家長以外的親屬。《史記.卷五九.五宗世家》:「有司請廢王后脩,徙王勃以家屬處房陵,上許之。」《三國演義》第三回:「紹復令軍士分頭來殺十常侍家屬,不分大小,盡皆誅絕。」
禪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禪宗中國佛教,自入隋唐以後,即由承受印度的佛教,而演變成為純粹中國的佛教。在這丕變的時期,各種不同的宗派,便紛紛引經據典而告成立。禪宗與淨土,隋唐時代便應運而起的。自達摩西來,主倡「藉教悟宗,深信含生同一真性,客塵障故」的教說,禪宗即流行於北中國,其後逐漸由北至南,傳至唐代六祖慧能,體般若遣相之旨,提倡直指心性,不立文字,於是宗風大變。門下發展分立為臨濟、曹洞、法眼、溈仰、雲門五宗,禪宗至此而稱鼎盛。宋以後,佛教大小各宗相繼衰落殘破,唯禪宗非但不為所動,且普遍地深入民間,這在中國佛教史上,是值得大書特書的一頁。
禨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祈禳求福之事。《史記.卷五九.五宗世家》:「彭祖不好治宮室、禨祥,好為吏事。」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