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02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5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的形體。如:「民間故事中,道行高深的狐狸精可任意化為人形,叫人難辨真偽。」
羊角人形木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羊角人像木雕是山羊角接合木雕人像而成。依日本學人鹿野忠雄所記載,這人像是傳說中傳播文化給雅美人的神話創造者mangamaog,他是傳授造船、捕魚與農耕技術的祖先,mangamaog祖先像具有驅惡靈及避邪的功能。這樣的mangamaog人像文樣亦見於家屋立柱與拼板舟上,具有傳遞文化訊息的作用在其中。
人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生活在社會環境中,教育人類學的研究重視生活實際與行為情境,尤其把人當成「完美的人」來看。各種養成與活動都要求以「完美的人」做為出發點。因之,無論是科學的人類學或哲學的人類學,其研究都應有綜合的構思,就是預先設立一個能做為典範的「完人形像」。
  所謂「完人形像」,是指某些人物,如民族英雄、教育家、文學家、宗教家、社會改革者等,具有完美的人格或形象,值得人們效法。因此他被選入教科書中,做為學生學習的典範。
人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言行不像人的作為。形容失去理智。如:「枉費我苦心栽培你,這種沒人形的事,你怎麼做得出來?」
人形造像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人形造像中分為石雕和木雕。前者較為素樸,保留石頭本身的原色,若有上彩只是局部;後者在造像上面較有變化。但整體來說,土地公的造型結合了官階與財富的象徵,祂既是地方行政神的樣貌(陳清香,2005:26),也是地方員外的打扮(劉文三,1981:48)。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樣子、樣貌。如:「圓形」、「形象」、「形態」、「形容」。《孫子.虛實》:「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草木皆兵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見到風吹草動,都以為是敵兵。語本《晉書.卷一一四.苻堅載記下》:「堅與苻融登城而望王師,見部陣齊整,將士精銳。又北望八公山上草木,皆類人形,顧謂融曰:『此亦勍敵也!何謂少乎?』憮然有懼色。」比喻緊張、恐懼,疑神疑鬼。《孽海花》第二五回:「我聽了這話,心裡覺得夢兆不祥,也和理翁的見解一樣,大有風聲鶴唳,草木皆兵之感。」
沐猴而冠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1.出處2 2.語譯3 3.相似、相反詞3.1 相似詞3.2 相反詞4 4.例句 1.出處 《史記‧項羽本紀》:「項王見秦宮室皆已燒殘破,又心懷思欲東歸,曰:『富貴不歸故鄉,如衣繡夜行,誰知之者!』 說者曰:『人言楚人沐猴而冠耳,果然。』項王聞之,烹說者。」 2.語譯 指人有人形而無人性。 3.相似、相反詞 相似詞 衣冠禽獸 相反詞 秀外惠中 4.例句 別看他對外行事一副道貌岸然的模樣,其實他為人如沐猴而冠,實在下流。
懸崖勒馬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是「杏花精」變的。雖然童子辯稱「精」和「魅」不同,卻無法不承認,他親近書生是為了吸其精氣,讓自己化成人形。書生警覺到這和鬼魅沒有不同,立即推開童子離去。所以紀昀稱讚他說:「書生懸崖勒馬,可謂大智慧矣。」意思就是說這位書生能警悟險境,及時回頭,是具有很高的智慧啊!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