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2.514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人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本指人臣能諫正君上的得失。語本《新唐書.卷九七.魏徵傳》:「帝後臨朝歎曰:『以銅為鑑,可正衣冠;以古為鑑,可知興替;以人為鑑,可明得失。朕嘗保此三鑑,內防己過。今魏徵逝,一鑑亡矣。』」後指以他人作為自己的借鑑。也作「人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鏡子。如:「銅鑑」。
照、映照。如:「光可鑑人」、「水清可鑑」。
審察、細看。如:「鑑別」、「鑑定」、「鑑賞」、「鑑證」。
作為證明的信物。如:「印鑑」。
可以作為警惕、教訓、紀念等的事物。如:「殷鑑不遠」、「前車之鑑」。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具有高度智慧和靈性,使用語言進行溝通,能製造並使用工具的高等動物。如:「人是萬物之靈。」
別人,指自己以外的人。如:「推己及人」、「助人為快樂之本。」
每個人。如:「人盡皆知」、「人手一冊」、「人人為我,我為人人。」
指某種類型或身分的。如:「藝人」、「軍人」、「主持人」。
指品格、性情。如:「文如其人」、「他這個人滿不錯的!」
鑑古推今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觀察歷史的教訓或足以效法的地方,以推知現今的作法優劣。如:「歷史就像一面鏡子,可以讓後人鑑古推今,避免重蹈覆轍。」
鑑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判定事物的是非真偽。如:「這幅書法需要請人鑑定真假!」
覆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翻過車的道路。比喻曾經失敗的做法,足為後人鑑戒。如:「重蹈覆轍」。《大宋宣和遺事.貞集》:「寇迫而不徹綵山,恐妨行樂。此宣和之覆轍可戒也。」
人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他人作為自己的借鏡。參見「人鑑」條。唐.元稹〈授崔郾諫議大夫制〉:「昔我太宗文皇帝,以魏徵為人鏡,而姦膽形於下,逆耳聞於上。」唐.薛逢〈伏聞令公疾愈對見延英因有賀詩遠封投獻〉詩:「皇風再扇寰區內,人鏡重開日月邊。」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