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27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28.129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令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1)古代稱自己的弟輩,即弟之意。南朝宋.謝靈運〈酬從弟惠連〉詩五首之一:「永絕賞心望,長懷莫與同。末路值令弟,開顏披心胸。」唐.李嘉祐〈送舍弟〉詩:「老兄思難儔匹,令弟清詞堪比量。」(2)敬稱他人的弟弟。唐.權德輿〈揚州兵曹參軍蕭蕭府君墓誌銘并序〉:「初君與令弟故司封郎中惟則,同以儒服游京師,賢士大扶締交慕義者如響。」也稱為「淑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指示。如:「命令」、「奉令」、「朝令夕改」、「明令規定」。
使。如:「令我難以忘懷!」、「令人發出會心的微笑。」
敬稱語。如:「令尊」、「令堂」、「令兄」、「令郎」。
時節。如:「月令」、「時令」、「夏令衛生」、「冬令救濟」。
美。如:「令名」、「令譽」。
古典詞、曲中小令的簡稱。如:「如夢令」、「調笑令」。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稱謂:(1)稱同胞男子先生者為「兄」,後生者為「弟」。如:「么弟」、「胞弟」、「令弟」、「舍弟」。《左傳.隱公元年》:「蔓草猶不可除,況君之寵弟乎?」也稱為「弟弟」。(2)稱親戚中同輩而年紀比自己小的男子。如:「堂弟」、「表弟」、「妻弟」、「族弟」。(3)古代亦稱女子後生者為「弟」。即妹。《孟子.萬章上》:「於衛主讎由彌子之妻,與子路之妻兄弟也。」《史記.卷五十六.陳丞相世家》:「樊噲,帝之故人也,功多,且及乃呂后弟呂嬃之夫。」(4)對同輩朋友的自稱。如:「愚弟」、「閣下海量,小弟自嘆弗如!」《紅樓夢》第二回:「雨村忙亦笑問:『老兄何日到此,弟竟不知。』」(5)稱年少於己者的同輩朋友。如:「仁弟」、「賢弟」。
出類拔萃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三俠五義》第四五回:「令弟五義士在京中做了幾件『出類拔萃』之事,連聖上俱各知道,並且聖上還誇他是個俠義之人,欽派本閣細細訪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威脅、使害怕。如:「恐嚇」。《漢書.卷八○.宣元六王傳.淮陽憲王劉欽傳》:「王不許,博辭去,令弟光恐云王遇大人益解,博欲上書為大人乞骸骨去。」唐.賈島〈暮過山村〉詩:「怪禽啼曠野,落日恐行人。」
起死回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君說:「依我看,太子這是屍厥症,因體內會氣不通而昏死過去,實際上並未真地死亡,還有機會救回。」於是命令弟子準備好醫療用具,針灸太子的三陽五會等穴道。不一會兒,太子就醒過來了。扁鵲再叫弟子用藥交替熱敷他的腋下,並將太子扶起坐著,調理身體的陰陽之氣。之後再連續服藥二十天,太子就完全康復了。經歷這件事情,所有人都說扁鵲能讓死人復生,但扁鵲卻說:「不是我能讓死人復生,是這人還有機會存活,而我能將他救回而已。」後來「起死回生」這句成語就從這裡演變而出,用來比喻醫術高明。亦用於比喻毫無希望的情勢扭轉過來。
困厄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處境艱難、困苦。《儒林外史》第三二回:「今弟在困厄之中,蒙先生慨然以尊齋相借,令弟感愧無地。」也作「困阨」。
心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心中。《文選.謝靈運.西州從弟惠連詩》:「末路值令弟,開顏披心胸。」《文明小史》第四○回:「一帶垂楊,陰陰水次,襯著紅閣碧波,頓豁心胸。」
隨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順手處理。唐.杜甫〈北征〉詩:「學母無不為,曉妝隨手抹。」《紅樓夢》第五七回:「我見你令弟媳的丫頭篆兒悄悄的遞與鶯兒,鶯兒便隨手夾在書裡,只當我沒看見。」
賢弟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謂。對弟或年幼者的敬稱。《三國演義》第三四回:「昔日悔不聽賢弟之言,失此好機會。」《通俗常言疏證.家族.賢弟》引《通俗編》:「今人稱人弟曰令弟,稱其弟曰賢弟。」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