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8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640.156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以辭害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以辭害志」出於〔孟子‧萬章上〕;文中載有孟子的話說:「故說詩者,不以文言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如以辭而已矣,雲漢之詩曰:『周餘黎民,靡有孓遺。』信斯言也,是同無遺民也。」
  這是孟子說讀詩解詩時,除了不應單憑詩文表面上的文字就斷章取義、望文生義之外(參見「以文書辭」),更不可拘泥於辭句的意思,而誤解了作者原來想要傳達的本意。如果只是照著文辭表面解釋,那麼像〔詩經‧大雅‧雲漢〕中所說的:「周餘黎民,靡有孓遺。」而解釋成:「周朝的百姓,現在已經沒有一個遺留下來了。」豈不是很大的錯誤?難道周朝真的連一個遺民都沒有了嗎?若仔細推敲,就知道作者的原意,乃是憂慮旱災來臨時,...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用、拿。如:「以毒攻毒」、「以物易物」、「以逸待勞」、「以卵擊石」、「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認為。如:「以為」。
因為。如:「以人廢言」、「不以貧窮而氣餒。」
介詞。相當於「之」。它的後面常接時間詞或方位詞。如:「以前」、「以後」、「以外」、「以上」、「以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讓。如:「辭卸」、「辭謝」、「推辭」。
避開。如:「不辭辛苦」、「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道別。如:「告辭」、「辭行」、「辭別」。
解職。如:「辭職」、「辭退」。
言詞、文詞。通「詞」。如:「言辭」、「措辭」。
口實、話柄。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
辭世:死亡。如:「人已辭世,哭也無益。」
辭歲:除夕夜家中晚輩向長輩行禮,互祝平安。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心意、意向、抱負。如:「志向」、「立志」、「志願」、「志同道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無益且有損的。如:「害處」、「害蟲」。
災禍、災患。如:「災害」、「病蟲害」、「為民除害」、「周處除三害」。
殺傷、使受損。如:「損害」、「殺害」、「謀財害命」。
覺得、感到。如:「害羞」、「害怕」。
身體上的感染、變化。如:「害病」、「害喜」。
妨礙、不利。如:「妨害」、「害群之馬」、「害人之心不可有」。
壞處、缺點。如:「百害而無一利」。
關鍵、要地。如:「要害」。
使、讓、導致。如:「你的無心之過,卻害他傷心了好久。」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2.文字。如:「中文」、「英文」、「甲骨文」。《孟子.萬章上》:「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
以意逆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逆,迎、求。以意逆志指用自己的看法去揣測別人的意思。《孟子.萬章上》:「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以意逆志,是為得之。」
以文害辭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拘泥於字詞的解釋,而影響對整句話的理解。《孟子.萬章上》:「故說詩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鏡花緣》第一八回:「讀者不以文害辭,不以辭害志,自得其義。」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