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3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439.313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伯勞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鳥綱雀形目。較雀稍大,頭、額兩側黑色,背灰褐色,性猛,善鳴。在臺灣較常看到的有紅尾伯勞,九月以後從北方飛來。另一種是棕伯勞,外表十分美麗。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勤苦、辛苦。如:「勤勞」、「辛勞」、「疲勞」、「任勞任怨」、「舟車勞頓」、「不勞而獲」。
請人幫忙的客套話。如:「勞駕」、「偏勞」、「勞煩」、「勞步」、「這事有勞你多費神了。」
事功、功績。如:「功勞」、「勞績」、「汗馬之勞」。
勞動者。如:「勞工」、「勞基法」、「勞資糾紛」。
慰勉。如:「慰勞」、「勞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長尾飛禽的總稱。卵生,全身被羽毛。前肢變化為翅膀,能飛行,後肢為腳,用以行走或站立。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父親的哥哥。如:「伯父」。
古代兄弟排行中最大的。如:「伯、仲、叔、季」。
尊稱年齡或輩分高的人。如:「老伯」、「世伯」。
古代封建制度裡,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第三等。如春秋時的鄭伯。
伯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動物名。鳥綱燕雀目伯勞科。種類多,以臺灣常見的紅尾伯勞為例,體型較雀稍大,頭、頸、背部呈珠灰色,至腰部漸轉為紅褐色。常在草坡、疏樹林或農田村舍附近活動,常立於枝柱上。性凶猛,喜食昆蟲、蛙類、蜥蜴。成語中的「勞燕分飛」,勞指的就是伯勞鳥。如:「屏東恆春一帶每年九月後,都有伯勞來訪,我們應當好好保護這批大自然的訪客。」
暖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溫暖。[例]每年秋天,伯勞鳥就往南飛到暖和的地方過冬。
南蠻鴃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鴃,伯勞鳥。南蠻鴃舌為譏笑南蠻言語,聲如伯勞鳥鳴。典出《孟子.滕文公上》:「今也,南蠻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師而學之,亦異於曾子矣。」後用以譏稱與自己不同的語音。明.徐霖《繡襦記》第三齣:「中原雅韻何消記,南蠻鴃舌且休題。」清.王韜《淞隱漫錄.仙人島》:「崔操閩音,啁啾不可辨,翁笑曰:『此真南蠻鴃舌之聲也。』」
鴃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鴃,伯勞鳥。鴃舌比喻蠻夷難懂的語言。《孟子.滕文公上》:「今也南蠻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唐.柳宗元〈與蕭翰林俛書〉:「楚越間聲音特異,鴃舌啅譟。」
伯勞飛燕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伯勞,伯勞鳥。「伯勞飛燕」比喻別離的人。元.王子一《誤入桃源》第三折:「端的個人生最苦是別離,倒做了伯勞飛燕各東西。」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第四折》:「他曲未終,我意轉濃,爭奈伯勞飛燕各西東:盡在不言中。」
鳥類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都擁有最豐富的食物,且還能擴大鳥類的生存空間減少占區競爭。鳥類還有一項特色就是,鳥類的消化能力很強,伯勞鳥能在3小時內消化掉一隻老鼠;烏鴉消化水果只需要三十分鐘。(註2)2. 鳥類不但視力良好,且還會分辨顏色。在樹林裡,如果穿著與周圍完全不同的顏色,就算距離鳥兒很遠,也會讓牠們感覺到不安而逃走。所以通常我們在觀察鳥類時,會穿著綠色或茶色系列的服裝。(註1) 鳥類的羽毛鳥的身體上,覆蓋著柔軟的絨毛及小小的羽毛,一年大約會有1-2次的換毛,一般大約在春季到夏季育兒結束的時期。這些羽毛保護著鳥的皮膚,也負責保溫不讓體溫上喪失。...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