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557.6758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伯喈倒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漢蔡伯喈因迎接王粲,來不及穿上鞋子,就倒拖著鞋出門迎接。典出《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後藉以形容對賢才或貴賓的熱情迎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物體由直立而橫躺下來。如:「摔倒」、「跌倒」、「臥倒」。
崩塌。如:「大水沖倒龍王廟。」
破產、失敗。如:「倒店」、「倒閉」、「生意倒了!」
聲音變沙啞。如:「倒嗓」。
傾出。如:「倒垃圾」、「倒茶水」。
退。如:「倒車」、「倒退」。
相反、反過來。如:「喝倒彩」、「海水倒灌」、「倒掛金鉤」。
副詞。A>表示出乎意料之外。如:「本想省點時間,結果反倒耗時。」B>帶有反說的語氣。如:「你說的倒容易,一時之間怎麼可能籌得這麼多錢!」C>表示追問的語氣。如:「你倒是將自己的看法說給大家聽聽!」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稱父親的哥哥。如:「伯父」。
古代兄弟排行中最大的。如:「伯、仲、叔、季」。
尊稱年齡或輩分高的人。如:「老伯」、「世伯」。
古代封建制度裡,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第三等。如春秋時的鄭伯。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鞋子。如:「敝屣」。南朝梁.蕭統〈陶淵明集序〉:「輕之若脫屣,視之若鴻毛。」
1.拖著鞋走路。《後漢書.卷五二.崔駰傳》:「駰由此候憲,憲屣履迎門。」唐.章懷太子.注:「屣履,謂納履曳之而行,言匆遽也。」
2.放下、拋棄。《文選.孔稚珪.北山移文》:「芥千金而不眄,屣萬乘其如脫。」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喈喈」條。
急速。《詩經.邶風.北風》:「北風其喈,雨雪其霏。」
倒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急於迎賓,將鞋子穿反了。《三國志.卷二一.魏書.王粲傳》:「聞粲在門,倒屣迎之。」《北史.卷三四.宋繇傳》:「每聞儒士在門,常倒屣出迎,引談經籍。」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