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316.2889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何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哪裡需要。反問語氣,表示用不著。《水滸傳》第二四回:「西門慶笑將起來,去身邊摸出一兩來銀子遞與王婆說道:『乾娘,權收了做茶錢。』婆子笑道:『何消得許多?』」《醒世恆言.卷三六.蔡瑞虹忍辱報仇》:「小姐何消行此大禮?有話請起來說。」
何消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那裡需要說。反問語氣,表示必然如此,不用說也知道。《儒林外史》第二六回:「這個何消說?我從來是一點水一個泡的人,比不得媒人嘴。」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化開、散失。如:「消化」、「消失」、「消解」、「煙消雲散」、「冰消瓦解」。
除去、退除。如:「消滅」、「消毒」、「消炎」。
減損、衰退。如:「消長」、「彼消我長」。
排遣、打發。如:「消遣」、「消暑」。
耗損、耗費。如:「消費」、「消耗」。
享受。如:「消受」。
需要。如:「不消說」、「只消一天就可以完成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代詞。表示疑問:A>什麼。如:「何處」、「何時」、「何人」、「何年何月」、「有何相干」。B>哪裡。如:「何去何從」、「天理何在」。
副詞:A>豈、怎麼。如:「何止」、「何至於此」、「何足掛齒」。B>為什麼。如:「何必這樣」、「何不早說」、「何樂不為」。
嘆詞。多麼,表示程度。如:「何等」、「何其榮幸」、「明日何其多」。
姓。
道聽塗說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04.《朱子語類.卷一二四.陸氏》:「公今只是道聽塗說,只要說得。待若聖賢之道,只是說得贏,何消做工夫?只半日便說盡了。」
消遣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1.娛樂。[例]漫長的假期裡,你打算做何消遣?
杳無音信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沒有任何消息。《初刻拍案驚奇》卷三三:「自你三口兒去後,一十五年,杳無音信。」《文明小史》第五四回:「稟帖進去之後,約有半個多月,杳無音信。」也作「杳無信息」、「音信杳然」、「音信杳無」。
南蠻鴃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鴃,伯勞鳥。南蠻鴃舌為譏笑南蠻言語,聲如伯勞鳥鳴。典出《孟子.滕文公上》:「今也,南蠻鴃舌之人,非先王之道,子倍子之師而學之,亦異於曾子矣。」後用以譏稱與自己不同的語音。明.徐霖《繡襦記》第三齣:「中原雅韻何消記,南蠻鴃舌且休題。」清.王韜《淞隱漫錄.仙人島》:「崔操閩音,啁啾不可辨,翁笑曰:『此真南蠻鴃舌之聲也。』」
沈光文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南陽高臥穩,罔識世途艱。非僅謀衣食,人間心卻忙;聲聯隨地義,力任一身綱。無憾敢言敝,加餐尚乏糧。將何消旅夜,薄酒勝茶湯。勳名虛幻耳,身世一輕舟;遠寄西山恥,重將南渡尤。漁樵聯幾歲,禾黍泣同秋。曝背勞心處,於時更覺悠。門外蒼茫勢,神龍且寄髯;困方嗟褐短,人豈藉泉廉;善受知珍鼎,需調用作鹽。呈身原不慣,應合與時潛。不當矜著述,已閉白雲函;是衲全留髮,云庵半在巖。寡親時屬旅,感物義為咸。半世栖栖意,逢人說大凡。 參考書目註1. 吳密察監修,《台灣史小事典》(台北:遠流,2012四版),頁25。註2. 彭瑞金,《台灣文學50家...
五內如焚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五內,五臟。五內如焚指五臟如被火焚燒一般。形容非常焦急或憂愁。[例]女兒已經失蹤好幾天了,卻沒有任何消息,讓他急得五內如焚。
我是貓頭鷹博士,
有問題可以問我喔!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