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5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265.8017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侏鸕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Phalacrocorax pygmeus
為全世界最小的鸕鷀,體長45~55公分,翼展80~91公分。雌雄相似,頭頸部褐色,頸部有白色斑點,胸腹部深褐色,喙、腳黑色,背部及翼黑色。非繁殖期時,喉部顏色變成白色。亞成鳥體色較淡。
分布於歐亞大陸的內陸。
棲息於內陸的水域中。與大多數的鸕鷀的棲地不一樣,侏鸕鷀偏好活動於低緯度地區遍佈濃密水生植物的低海拔溼地。築巢於樹上或是蘆葦叢中,有數十隻到數百隻鳥一趄繁殖,在水邊的樹上築巢時,常常和鷺科(Ardeidae)或是鹮科(Threskiorniithidae)的鳥類共用巢樹。幼鳥在孵出10週後可以離巢飛走。在繁殖期結束後,大多數的侏鸕鷀會向南遷徙,在度冬區可以見到大群一起活動,此時,除了內陸的水域之外,靠海的河囗也可以見到牠們的蹤影。每年3~4月回到繁殖地,4~7月為繁殖期。
鳥綱(Class Aves)
鵜形目(Order Pelecaniformes)
鸕鷀科(Family Phalacrocoracidae)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侏儒:身體特別矮小的人。如:「根據醫學研究,侏儒大多是由於內分泌失調所引起。」
鸕鷀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成鳥全身羽毛大致為黑色,帶有灰紫或藍色的金屬光澤,但翼上覆羽和肩羽為棕黑色,帶有黑色羽緣。上喙灰黑色,尖端向下彎鉤,下喙灰白色,越接近喙基時顏色越淡,眼先為淡黃色或淡橘色,眼為碧綠色,眼下無毛為黃色皮膚,具有裸露喉囊,其顏色不一,大多為黃色或黑色帶黃斑,喉部羽毛為白色,翅形圓而短,尾巴呈長楔形,由14根尖硬的尾羽構成,腳為黑色,趾間具有全蹼。在前繁殖羽時,頭、頸及上胸具有大塊的白色纖羽(filoplume,羽毛仍包圍在一根圓形角鞘的長型特化鳥羽),並掩蓋其下的黑色短羽,年齡較大的鳥通常白色纖羽越多,同時上腿部有大塊白色羽毛。幼鳥需要3至4年達到性成熟。第一年亞成鳥,背面羽色為褐色,帶有黑色或藍...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參見「鸕鶿」條。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鶿」的異體字。
:::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