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教育百科logo

:::
16 筆資料,
每頁顯示 筆資料
資料庫查詢時間:993.9174 ms
縮小搜尋結果範圍
適用年級
媒體形式
::: 你是不是要搜尋以下結果
保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大陸地區指對幼兒的保育與教養。如:「一個合格的保教人員應具備多方面的幼教知識。」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把知識或技能傳授給人。只限於口語單用。如:「教書」、「教琴」、「我來教你」。
傳授、訓誨、指導。如:「教學」、「教育」、「教授」、「教誨」、「教訓」。
宗教:利用人類對於宇宙、人生的神祕所發生的種種心理,構成一種勸善懲惡的教義,並用來教化世人,使人信仰的意識形態。如:「佛教」、「回教」、「基督教」、「天主教」。
使、讓。如:「真教人失望!」、「教他回去吧!」
禮儀、規矩。如:「禮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護著不使受損。如:「保衛」、「保護」、「保健」、「保全」、「保養」。
負責、承擔。如:「保證」、「保舉」、「擔保」、「保薦」、「保險」。
受僱替人做事的人。如:「酒保」、「保母」。
西風東漸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目錄1 歷史背景2 「保國」先於「保教」3 關鍵字4 參考資料 歷史背景清光緒初年,郭嵩燾由於最早出使英、法,就已對西方政教之美發出由衷的禮讚。早先的洋務論者,認為西方的機械器具雖然實用,卻都是末流小技,和中國的大道本體完全不能相比。郭嵩燾卻認為「西洋立國二千年,政教修明,具有本末」。在保守的氣氛中,稱讚「西學」的人慢慢多起來。這些人出身、職業有別,且有一個共通點:就是在國外或上海、香港等沿海城市,與外國人和西方人有頻繁的接觸,因了解而產生羨慕、模仿之心。東南沿海城市,成為新的人文薈萃之地和改革思想的的前哨站。 「保國」...
功能型教育領導理論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課程;(3)督促學生進步;(4)了解教學計畫。3.學校學習風氣與文化的形塑:(1)設定期望;(2)確保教學時間;(3)提升與激勵學生進步;(4)設定標準。 教學領導行動層面學者Smith and Andrews(1989)主張所扮演的角色應如下:1.校長扮演資源提供者(as resource provider)2.校長扮演教學資源者(as instructional resource)3.校長扮演溝通者(as communicator)4.校長扮演臨場者(as visible presence) 知識領導(knowled...
教育公平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增加就業公平的觀點,主張相同教育結果的學生,不因不同身分與背景影響就業機會。綜合教育公平的概念,要確保教育的公平性,必須同時從等量和不等量以及教育內部和教育外部著手。等量方面,在教育內部中,政府必須提供相同的入學機會,提供相同品質的學習內容與學習過程,並確保學生學習成功;在教育外部中,教育資源的分配要符合均等原則,確保同一地區內的徐生享受相同的教育資源。不等量方面,在教育內部中,要給予教育弱勢者更多的入學機會保障,在教育內容當中,要適時調整學習內容與教學方法、實施補救教學,使每一位學生都有成功學習的機會;在教育外部中,對...
國立台南高工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校校務主任會議、全省職業輔導工作研討會、全國工職學生技能競賽、全省高職工科學生創造發表會、全國職校環保教育會議、全國工職設備整合工作等等,均能在全校同仁群策群力合作下完滿達成.並成立南區(高屏地區)教學資料推廣中心,建立校內辦伐室自動化體系,及參與全國工科新課程實施各項重要工作.本校教學認真,校風優良,莘莘學子,濟濟一堂,歷年參加工業學校技藝競賽,成績斐然,歷屆畢業生,為工業界爭先錄用,其繼續深造,學有所成,在大專教及學術研究或領導社會從事政經發展者,皆人才輩出,回首既往,瞻望將來,賴我全校師生再接再厲,共同努力,前途當...
推行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推廣施行。如:「推行環保教育」。
十二年國教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直轄市立、縣市立)與私立學校並行。對於獲學費補助私立學校,與公立學校之辦學需同受嚴格監督與評鑑,以確保教學正常與辦學品質。 學校類型多元本階段實施機構,包括高中(含實驗中學、完全中學、綜合高中)、高職、五專前三年、特殊學校及進修學校,另允許辦理非學校型態實驗教育。 普通與職業教育兼顧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重視以學生中心的教學,高級中等教育階段將提供國中畢業生依其性向、能力和興趣,升入普通高中、職業學校或五專之分流選擇,並分別施予適性的課程和教學,以使每個學生潛能都能獲得開展。 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概念示意圖十二年國民基本教育...
國立中壢高商     
瀏覽人次:0 收藏人次:0
必須加強高職學生之基本能力,以奠定其研究高深學術與學習專門職業知能之基礎,並將生命教育、性別教育、環保教育、法治教育、生涯發展及社團體驗學習等重要教育議題融入各科教學之中。推動「良師興國」概念,對班級經營,學生的管教獎懲,老師的發言應得到一定程度的尊重。依各群科教學之需要,透過教評會,以公平、公正、公開方式甄聘優良師資,鼓勵教師進修幫助專業成長並勤教勤管,提升教學品質。重視學校教師反映之意見,維護教師尊嚴,期許教師同仁能實踐教師自律公約,以履行自己的職責。加強校園綠美化及校舍整潔維修,使校園成為師生安全、快樂的教學活動場...
回到頁面頂端圖示